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双传学:凝心聚力定格美好“十九大时光”——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十九大报道回眸

来源:新华社   2018-01-16 21:49:00

  党的十九大,召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将十九大宣传作为2017年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按照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全力以赴做好相关报道。

  会前阶段起步早、周期长、预热快、氛围浓。《新华日报》和集团各媒体共推出有关专题、专栏50多个,刊发各类报道1200余件,为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营造了浓郁氛围,起到了理想的预热效果。中宣部《新闻阅评》对《新华日报》预热阶段的“大走访大落实”报道发文推介;《新华日报》的《思想周刊》则从2017年1月份创办之初,就主动对接十九大的召开,推出系列专题和理论文章,得到中宣部两次表扬和资助。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表示,“每期都收藏好,有空时再拿出翻翻”;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等机构发布的迎接十九大宣传省级媒体传播榜上,《新华日报》和“交汇点”七八两月连续双双名列第一。

  盛会期间站位高、聚焦准、投入大、亮点多。集团派出一支40位全媒体记者组成的报道团队奔赴北京,按照“有声有色有气势、出新出彩出精品”的总要求,紧扣十九大报告主题,突出江苏视角,前后方、会内外密集联动,多平台、多手段融合传播,充分发挥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党报报道之“深”、网站集成之“全”、端媒传播之“快”的优势,受到大会新闻组表扬。其中,《新华日报》将版面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盛会报道,于10月17日正式推出十九大特刊,每天以8—12个整版的篇幅,共推出84版特刊,刊发各类文稿405篇、照片250多幅。中宣部对《新华日报》“十九大时光”专栏给予表扬。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的江苏媒体稿件,新华报业占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会后宣传不松懈、不间断、解读深、形式活。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对于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将成为新闻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新华日报围绕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邀请专家学者,以专题、专版、专栏等多种形式,借势借力借脑,求高求近求准,彰显了主流媒体引导力。

  总的来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十九大报道,之所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成效,是因为整体贯穿着以下几种思考:

  中央精神和地方实际的有机统一

  重要会议、重大主题报道,贴近性越强,越容易受到关注。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事关宏旨,举世瞩目,同时又与普通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紧扣十九大主题,突出江苏视角,讲好江苏故事,让报道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在迎接十九大的宣传中,注重将治国理政“三新”宣传与江苏“两聚一高”实践的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其中,《新华日报》以“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 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为总领,策划推出了10多个系列的重点报道。8月下旬起,全集团迎接十九大的宣传逐步进入高潮。主要聚焦两个重点:一是分专题梳理、总结江苏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取得的成就,统一纳入“砥砺奋进的五年”这一主题,推出4组系列报道;二是推出“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和“向总书记报告”系列专题。总体呈现出上下贯通、采访深入、表达生动的特点,并经《新华日报》、“交汇点”、中江网等各类媒体同步推出,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十九大会中报道,一方面精准阐释报告精神,强化思想性指导性;另一方面鲜明突出江苏视角,强化贴近性鲜活度。《新华日报》在转载、用好新华社通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策划,推出一系列原创的解读性报道,力求把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讲充分,让读者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如《新华日报》在大会开幕翌日见报的稿件《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第一时间畅谈聆听报告感受——新时代 新思想 新目标 新征程》、策划推出的“江苏党代表谈深刻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系列报道,以及“盛会关注”等重点栏目,都体现了这一追求。

  党的十九大,江苏出席代表共有69位。大会期间,新华日报前方报道组不仅实现了对江苏党代表采访报道的全覆盖,更对来自基层一线的28名党代表给予了更多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位基层党代表仅在《新华日报》上的见报率就在4次以上。集团重点打造的全媒体访谈栏目“党代表面对面”,也重点聚焦基层党代表,使报道更具贴近性,更有亲和力。

  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生动对接

  人民大会堂会场,连通着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阡陌街巷。2280名党代表,与13亿多中国人的心跳同频共振。如果说会内报道需要更多地采用严谨庄重的政治话语,会外报道则需要生动活泼的大众话语。只有做到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交融,才能使十九大报道更为深刻、生动,更具影响力感染力。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历史性盛会,党报主流媒体的报道必须以精准的政治话语,体现鲜明的政治导向。但讲好政治话语,并不仅仅意味着生搬硬套会议报告,简单重复理论逻辑,而是要与时俱进,重构党报的现代政治话语体系,使其在确保报道的导向性、权威性、准确性的同时,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更有传播力、感染力。这就需要党报主流媒体转变话语方式,既讲好“普通话”又讲好“地方话”。否则,即便拥有权威性的优势,也难免陷入被边缘化的尴尬与危险。

  《新华日报》一方面邀请高端智库和知名专家学者,在专栏专版上,围绕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刊发精准、权威的解读文章。另一方面,注重从报告中找亮点,推出了“美好生活新向往”“经济发展新作为”“创新创业新青年”“乡村振兴新家园”“文化自信新风尚”“从严治党新气象”等六大主题报道。又创意报道了在中国的外国人、在外国的中国人对十九大的反响,采写了两院院士等知识分子群体感悟十九大等稿件,使得“硬新闻”实现了“软着陆”。

  同时,加强整体谋划,注重前后方联动、会内外互动。大会期间,《新华日报》每天推出两个整版的“十九大时光”专题报道,派出大批记者分赴全省各地,走进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度十九大时光,用心感受党心民心的交融共振。又推出“走进基层代表‘娘家’”栏目,让记者走进基层党代表所在的单位、岗位,采访他们的同事,进行前后方互动。这种鲜活的报道形式,成为以往报道中“京苏连线”的升级版,得到了各方好评。此外,还策划推出“老百姓眼中的新时代”栏目,从基层百姓的视角,反映普通人对新时代的理解,抒发他们新征程更要加油干的情怀。

  这种政治话语和大众话语的互动共鸣,使《新华日报》的十九大报道涌现出大量顶天际、接地气、有温度的报道,使重大主题更具广泛的影响力。

  理论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话语背后的力量是思想、是道,鲜明指出了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贯道”的重要性,也深刻阐明了理论与舆论同向同行的传播规律。主流媒体的宣传工作,要把理论和舆论这两种力量统筹起来,用科学理论引领舆论,用正面舆论助推科学理论的传播,努力发挥理论和舆论的正向叠加、集成效应。

  《思想周刊》创办时间虽然不长,但其高端的理论特色逐步彰显。党的十九大召开日期一经公开,我们就集思广益,积极策划,确定了包括重点社论、系列评论和重点邀约文章等的多层次选题。迎接十九大的宣传中,《新华日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和“三新”,在《思想周刊》推出理论文章100多篇,此后在中宣部治国理政论坛上交流经验。

  加强选题策划,借势借力借脑。我们以开放性思维,聚合相关部门和高端智库之力,强化理论专版的个性特色。如提前近一个月与北京的知名专家联系约稿。围绕十九大报告的创新亮点,《思想周刊》以多个整版的篇幅,第一时间推出名家重头文章;10月25日,十九大刚刚闭幕,我们就推出四个整版的“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特稿”,围绕新征程、新时代、新思想以及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约请专家进行深入解读。无论是专刊推出速度,还是用稿规模,在全国省级党报中都名列前茅。

  多元思维视角,求高求近求准。评论介于理论文章和新闻报道之间,是理论和新闻舆论的联结点、叠加区。党报评论应兼具新闻思维与理性思维,既要有记者的新闻敏锐,也应有专家的理性思考。在十九大期间撰写的相关评论中,我们努力融合两种思维,透过多元视角,力求做到高度、贴近、精准。如在宏大主题的评论中融入新闻思维:10月17日,《新华日报》头版推出社评《“强富美高”,江苏大地上的雄浑交响》,全面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以来江苏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巨变。社评中引用了“砥砺奋进的江苏”大型主题图片展上,一面由68张笑脸组成的“笑脸墙”这一具像。透过一张张笑脸,让发展的果实、成功的喜悦、幸福的滋味,变得可感可触。另外,“京华走笔”“盛会观察”等评论栏目,注重贴近性,把采访细节、个人经历、“小我”感受,作为观察十九大的多重侧面,文风质朴,文字灵动。

  多元平台互融,提升理论影响。新华日报评论理论工作目前已拥有全媒体平台,从《新华日报》版面,到“理论之光”网站、“理论之光”微信公众号,再到“交汇点”新智库栏目。评论员积极参与“党代表面对面”全媒体访谈节目,参加“交汇点”“记者手记”栏目录制,有效实现了从“纸媒评论员”到“全媒体评论员”的转变,既促进了队伍转型,又扩大了宣传影响。

  内容创新与视觉创意的匠心组合

  创新版面视觉体系,更好地烘托内容表达,为党的十九大营造良好氛围,这一理念始终贯穿《新华日报》的十九大报道。

  形式服从内容,形式强化内容。“砥砺奋进的五年·看江苏如何践行‘强富美高’——1+13省市党报全媒体环省行” 大型新闻行动,是集团喜迎十九大报道的重头戏,《新华日报》在版面呈现上精心谋划,别具匠心。尤其在“强富美高”四个全省篇的版面表达上,更是别具一格,充满创意。

  浓墨重彩,为读者呈现最好看的十九大。会议期间,打开《新华日报》版面,“十九大红”扑面而来——庄重、喜庆、热烈!整个特刊的版面设计,形式新,色彩亮,感染力强,视觉效果好,完美契合盛会期间的热烈气氛。而每个版的版式又和而不同,自有精彩,各有亮点。

  版面呈现“去碎片化”,有助于凸显党报的深度与高度。十九大报道,重要选题多,重头稿件多,根据重要性,调动与之匹配的版面表达手段,全方位、多样化地呈现十九大盛会,是版面创新的基本准则。这样一是可以减少整版稿件数量,一个版基本控制在1-2篇主稿;二是有助于加大重点策划、重头报道的版面权重,以鲜明的版面导向为读者提供直观“导航”。

  强化可视化元素,提升版面表现力。十九大期间,《新华日报》版面图片大气出彩,为报道增色、为报纸添彩。除选好用好前方记者发回的现场图片外,我们还提前储备整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图片,以及其它资料配图,确保会议期间配稿、衬稿之需。

  纸媒报道与新媒体传播的深度融合

  十九大报道,是检验各主流媒体集团融合传播能力的一次重要契机。我们以“深度融合、移动优先”为指导,统一策划、统一指挥,实现“报网端融合、一盘棋作战”,既形成合力、整体出击,又各展所长、各具个性,充分发挥了党报之“深”、网站之“全”、客户端之“快”的优势。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京看望慰问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十九大报道团队时,称赞说:“新华日报是最典型的全媒体。”

  此次战役性报道,新华报业的“全媒体”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具体表现为“三个更加”:一是媒体种类更加多样。“扬子头条”“爱南京”两个移动客户端同“交汇点”升级版一起,于2017年9月同时亮相,集团全媒体矩阵增添了新的成员,移动优先战略得到进一步彰显。二是内部融合更加顺畅。沿袭以往重要会议报道的惯例,前方全媒体报道团队继续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指挥、统一LOGO、统一服装、统一平台、统一考核。十九大开幕前,集团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报网端微一体化运作,因此,十九大报道成为推进集团媒体深度融合的演练场,不管是采访还是发稿用稿,各媒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意识更强,融合共享更加顺畅。三是传播渠道更加开放。通过近年来多次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的合作式演练,“全媒体”早已不限于集团内部,而是实现了从内部融合向对外开放式融合的转变。

  全媒体承载大容量,多渠道彰显影响力。中江网发挥网群优势,与百家党务政务网站联动推出十九大专区、专题,传播效果产生乘数效应。省委领导称赞说,这样合起来进行传播,效果很好!同时,中江网还精选部分内容,与今日头条客户端合作开设了十九大报道江苏专题。中江网各类报道通过多渠道、多终端扩大传播面,累计点击量突破3000万。2017年10月14日,“交汇点”在省级客户端中首开“十九大频道”,赢得各方关注、好评。频道中,优选逾千篇集团内和全国媒体报道。同时,“交汇点”还推出相关专题,开设52个相关栏目。截至10月27日,“交汇点”共刊发稿件1897篇(组),阅读数9280万+,收到用户评论50万+,体现出江苏第一主流新闻客户端的优势。

  从相加到相融,一次采集多次传播。我们携手全省13个设区市党报单位组织的“砥砺奋进的五年·看江苏如何践行‘强富美高’——1+13省市党报全媒体环省行”大型新闻行动,在省市党报所属报、网、端进行了全媒体、多样化的呈现;全媒体访谈节目“党代表面对面”是两会报道中“今天我主持”栏目的升级版。一次采访活动,在报、网、端各媒体以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呈现。来自报网端的15位全媒体记者走进演播厅担当主持人,与22位江苏党代表进行了深度对话;“一张会动的新华日报”将报纸版面与短视频有机结合起来,让用户兴趣盎然;中江网英文频道推出十九大专题,会议期间累计发布英文报道200多篇;“强富美高”系列H5是“交汇点”推出的重磅产品,编辑从《新华日报》一系列重头报道中汲取和整理素材,通过音频、快闪、沙画等多媒体形式予以呈现。“交汇点”还将《新华日报》“十九大特别报道”版面全部集纳,通过一个集成H5,一次性展现84个整版报道。十九大闭幕后,“交汇点”第一时间推出“十九大时光特别长卷”,集纳精彩镜头,通过长卷的形式在客户端呈现。

  激发情感共鸣,吸引用户参与互动。“交汇点”同集团旗下其它新媒体发起“与党代表一起来点赞——融媒体平台主题照片接龙”活动,面向海内外征集网友图片,共同为十九大、为中国点赞加油,吸引海内外网友热情参与,共收到4万多幅(组)“点赞”图片;发起“新五年新愿景 寄语新江苏”留言送流量红包活动,参与人次超过87万;中国江苏网联合其它媒体共同推出的特别策划H5作品《我为中国加油》刷爆朋友圈,发布第一天用户参与数就突破50万。

  几年前,我们的媒体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重大主题的“全媒体报道”或“融合报道”则已成为一种新常态,迈向了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通过这次重大战役性报道,我们再一次深切体会到,媒体融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其间,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加以解决。

  如十九大强调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政治性要求同样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第一位要求。这其中,如何处理好媒体的政治属性和传播属性的关系?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愈益明显的今天,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如何让舆论始终精准定位受众、精确引导受众,使老百姓真信而非“偏信”,提高新闻宣传艺术和引导效果?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对外宣传“讲出去”是前提,“讲进去”是本事。如何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讲得“有意义”,使广大受众想听爱听、接受认同?如何统筹运用好理论与舆论两种资源、两种力量,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在双向互动中打造“表达共同体”?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彰显新闻舆论时代感、存在感、获得感的一场攻坚战。如何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使内容、技术、平台、人才共享融通,最终实现系统的、真正的、科学的融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探索中深化认识,以深入的思考、创新的思路、扎实的行动,把一个个问号变成感叹号。

  (作者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双传学。本文为作者在中国报协十九大融合传播峰会上的讲话,略有删节)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