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档案工作要有“钉钉子”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干部人事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有“钉钉子”精神。
钉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战场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工作中,只有深入学习和思考,把准关键环节,抓住问题核心,才能明确方向,事半功倍。做人做事,不能好大喜功,顾“面”不顾“里”。要像钉钉子,钉到节骨眼,实打实地从小处做起,做深做透做清楚。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坚持“身处故纸堆、心中有宗旨”,站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高度,努力培养强烈的使命意识,严格落实有关政策规定,抓住统一管理、收集报送、查阅借阅、信息审核、档案安全等关键环节,抓住《年度考核表》《工资变化审批表》《干部任免表》以及脱产培训、离任审计等入档材料报送的时间节点,抓住“三龄两历一身份”、招录聘用等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
钉狠。“钉钉子”是一种方法论。旧时农村木匠打家具不用钉子,全靠榫卯,榫卯有透卯、半卯、圆卯、斜卯之分,各种开榫都很讲究吃线和留线,丝毫不差,才能榫卯不松不紧,这就是“钉钉子”的狠劲。管好干部人事档案,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执行,扎实有力、严丝合缝的执行。管档人员要深入贯彻中组部“六严”要求,严格履行组织人事部门管档责任,认真落实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管理制度,强化各个流程和环节管理,尤其抓住关键环节,铲除问题滋生土壤。进一步强化党性教育和纪律约束,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切实增强档案工作人员事业心、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提高政治定力、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着力培养富有“安、专、迷”精神的档案管理员。对档案审核中的疑难问题、存疑信息会商认定,共性问题集中突破,复杂情况外调核实,把从严从实、公平公正原则贯穿审核工作始终,对所有干部一视同仁,对所有问题一律从严,对所有材料一丝不苟,对发现的问题档案逐一制定解决措施和认定方案。
钉稳。档案工作要甘于寂寞,甘坐“冷板凳”,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一锤接着一锤敲,做好每一项重点工作,解决好每一个具体问题,完成每一个节点任务。做好档案工作,必须把握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每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在接收干部档案和收集档案材料时,要严格把关,既要保证接收的干部档案各类材料齐全,又要杜绝将不合格的档案材料收入干部档案。在审查档案材料过程中,必须对材料进行审查和鉴别,把好入档第一关。对档案中出现填写不一致或有涂改的,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坚决纠正、准确认定,形成认定材料存入本人干部档案。特别是遗失或缺失材料补充,要对干部进行细致调查研究,对遗失或缺失的材料相关内容采取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认真核实,务求客观真实,确保避免出现虚假材料入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