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新时代,呼唤纵横四海的品牌

新华高峰会上,两位企业家激情演讲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付奇 吴琼 李睿哲 朱新法   2018-01-13 20:26:00

  中国江苏网讯 对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的中国经济来说,品牌建设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13日举行的第十一届新华高峰会上,党的十九大代表、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党的十九大代表、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分别就如何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乃至世界品牌转变,发表了主题演讲。

  王民:全球拓展,实现中国品牌向世界品牌转变

  王民首先深情回顾了12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工集团视察的情景,他说,总书记视察时,不仅对徐工,而且对全体装备制造业、制造业企业、实体经济提出了要求、寄予了信任与期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到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同样,中国装备制造业也已经上了一个很大台阶,如何走好今后的发展之路呢?王民认为,一个重要的思路是坚持国际化道路不动摇。《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国际化和技术创新是“徐工制造2025规划”的两大支撑战略,徐工“国际化、精益化、补短板、可持续”的新经营理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国际化。

  王民介绍了迄今为止徐工国际化的五大进展:一是打造了国际化尖刀班。多年培育成长起来的市场经理、产品经理、商务经理、服务经理“四位一体”,这支强大的国际化队伍是“尖刀班”,担当了开拓国际市场的重任,成为海外阵地战拼抢大单主力军。二是海外开拓全面收获。去年徐工品牌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0%以上,与国内第二名的出口差距拉大到接近3亿美元。其中,亚太区出口额同比增长85%;非洲区、西亚北非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26%、81%和76%;在非洲、中东等市场陆续拿下上亿美元出口大单;履带吊、塔机、挖掘机、平地机、摊铺机、水平定向钻、混凝土机械等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50%。三是成为“一带一路”拓展先锋,在“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市场建立起世界行业前3位的领先地位,在西亚、北非和中亚等出口稳居第一位,如总投资3亿美元建设的巴西工厂,使徐工跻身当地三大工程机械主流品牌之一;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的合资工厂,使该国重大工程施工中几乎清一色全用徐工装备。四是全面布局全球事业。徐工目前在德国、巴西、美国、印度、奥地利等拥有大型制造基地和全球10家KD工厂,外籍职工3000名,产品出口17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30%。五是大手笔跨国并购,徐工并购了3家欧洲企业,在欧洲年营业规模超过6亿欧元;旗下德国施维英公司是欧美发达市场混凝土机械的第一品牌,这个被徐工并购的濒临破产的德国老牌企业历经三年整合,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全面赢利,去年利润同比增长达88%。

  王民说,下一步,徐工将坚定不移地走向全球市场大舞台,保持出口翻番增长强劲势头,大步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及全球高端市场;并将推进海外基地布局、KD工厂扎根,推进跨境电商、全球备件体系平台建设,推进全球优势企业并购,加快世界级品牌成长进程,用三年时间实现国际化收入由现在30%提升到50%战略目标,以全面国际化的思维打造一个新徐工。

  周海江:参与国际市场划分,必须有自主品牌

  在品牌建设中,红豆集团从来没停下过脚步,一直走在行业第一方阵。

  在本届新华高峰会上,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说,新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周海江的理解是: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从依靠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效率提升。具体到微观的企业主体,就不能简单追求投资规模的盲目扩张,而要追求投资收益率的优化提升;不仅仅依靠人口红利、资源优势等初级生产要素,而是要打造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而这里面的关键是打造自主品牌,以自主品牌促质量变革。他认为,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微观基础。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供给主体,唯有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对于企业来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品牌力量的提升。”

  为什么这么说呢?周海江认为,品牌代表市场拥有率。以前计划经济下是权力划分市场,现在市场经济下是品牌的质量效益划分市场,国际市场是国际品牌在划分,国内市场是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共同划分,质量效益越高,市场占有份额就越大。所以要参与市场的划分,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自主品牌。

  “品牌才是各产业链的链主。”周海江说,现在我们的很多产业都是全球第一,但不少都是“被第一”,今天在广东加工,广东就是全球第一,明天拿到江苏去加工,江苏就是全球第一,后天拿到越南去加工,越南就是全球第一。谁有资格拿来拿去?这一定是品牌说了算,所以说,品牌才是各产业链的链主。只有拥有了自主品牌,才能掌握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在周海江看来,品牌的一半是技术质量,一半是文化。他结合红豆集团的实际说,在项目申报方面,红豆集团2017年共计立项56个,其中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就有10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目前与国内9家;国外1家(剑桥大学)高校和研究员建立合作关系,产学研关系的建立和推进为提高产品研发的质量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知识产权方面,红豆集团专利数已经连续四年超三百件。集团下属通用股份申报的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获得立项。

  那么为什么说品牌的另一半是文化?周海江介绍说,就红豆集团来说,从2001年开始打造红豆七夕节,希望通过提倡、推动大家过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健康的情爱观,已经持续举办了十七届。现在,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中宣部等七部委列为“我们的节日”。

  周海江认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在某种角度说,这比自主创新更重要,因为自主创新往往是为品牌服务的。市场是被品牌划分的,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划分,就必须有一大批自主品牌。

  品牌的背后,是卓越的管理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几十年筚路蓝缕,几十年成果辉煌。谈到红豆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的过程时,周海江说,背后是卓越的绩效管理模式。这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红豆集团2007年开始的全面转型升级,是就以全面导入和推进卓越绩效管理作为抓手,对照卓越绩效标准要求,对全集团的经营管理进行了系统梳理,开展了18个方面的优化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红豆集团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如“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结果也是卓越的。”他说,在经营业绩方面,红豆近3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2017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人民币,位居服装行业前三甲;集团纳税额保持平均每年两位数增长,位列国内纺织服装行业领先水平。集团打造的“三化三优先”加盟联营模式推动了连锁门店的快速发展,目前集团累计共拥有门店3000家左右,红豆集团基于客户需求的服装专卖店服务接触点管理经验,获得了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荣誉称号,还先后获得了江苏省质量奖和无锡市长质量奖。

  王民介绍说,前不久英国发布的“2017国家品牌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品牌总价值逾1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2008年中国品牌仅占8席,2017年已达到50席,中国的品牌魅力让世界瞩目。

  他认为,制造业提升品牌影响力,要保持一根筋精神。徐工的“一根筋精神”具体体现在“四个坚持不动摇”,首先是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徐工坚持以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三高一大”产品战略为引领,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无人操控方面创造更多独创先进技术,啃下工程机械领域最后10%技术难题;破解行业空心化瓶颈,坚决突破关键零部件,打造徐工黄金产业链。二是坚持国际化道路不动摇。徐工始终保持出口翻番增长强劲势头,但国际化道路任重道远,中国的制造业和企业家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不能浅尝辄止,必须深耕,必须投入。

  “打响制造业国际品牌,还要保持一种激情,保持一份清醒。”王民说,有理想才有激情,才有情怀,才能在困难的时候、严寒的时候坚守下来。徐工走到今天,就因为持续不断地保持强大的激情和创造力。他认为,中国制造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需要这种激情,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为什么要保持一份清醒?王民说,敲锣打鼓是实现不了任何目标的。面对差距和问题,不能关起门来自吹自擂,要对照高标准,到世界舞台去比拼。做实业如果没有谦虚谨慎、清醒的头脑和学习精神,不清醒、不谦虚谨慎、不艰苦奋斗、不扎实苦干,企业很容易走回头路、下坡路,也冲不到全球产业的珠穆朗玛峰峰顶,更难以助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保持品牌影响力,使之更上一层楼,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必须坚持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不动摇。”王民说,徐工8000名制造工人中,高级技工50%以上,拥有全球近6000名设计研发、工艺技术人员。他认为,坚持打造一流企业,必须培育打造世界智慧群体、高技能工匠、党员劳模人物、优秀企业家四大精英群体,企业家与干部要成为职工心中的偶像和专业领域表率,同时让每个优秀人才在人生出彩、拼搏贡献中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幸福生活。

  “我们是一个国企,作为一个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八路军兵工厂,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让每个徐工人都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沉重使命感,都有‘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共同价值观。”他说,徐工走到今天,为什么能成为连续28年稳居中国工程机械第一位,唯一跻身世界同行业前十强的中国企业?就因为在徐工,什么都可以创新,唯有这一条要传承,要发扬光大。正是因为全面发力高端产品创新和市场国际化开拓,才让徐工集团取得了逆势发力、加快转型的发展成就。他表示,未来的徐工一定会以技术创新为指引,继续坚守改革,向产业中高端跃进,向全世界贡献一个源自中国的优秀世界级品牌。“这是徐工的理想、徐工的追求,是我们要奋斗的目标!”

  交汇点记者 付奇 吴琼 李睿哲 朱新法

标签:

责任编辑:薛澄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