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宿豫区关庙镇水汉幸福家园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模式建设住房211套,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村庄。

宿迁易美佳家具有限公司位于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2016年,宿迁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彻底禁 禁彻底”,终结耿车延续30多年的废旧塑料加工产业。全镇2万多人转向现代农业和电商,成了全国知名的淘宝镇。

中国江苏网讯 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聚了京东、当当、小米、途牛等359家全国知名电商企业,是国内唯一的全产业链园区。
创新推出低收入农户大病补充保险、“全程式”低收入农户子女扶贫助学、贫困残疾人照护体系、“先诊疗后付费”“四大礼包”,让贫困人口脱贫更有信心;实施中小学校“暖心工程”,改善了寄宿生在校生活条件,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城市之家”“街坊公舍”星罗棋布,成为延伸城市功能、彰显民生关怀的服务终端……发生在宿迁的一件件暖心实事舒展开群众的笑颜,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琦说。
近年来,宿迁始终从“富口袋”“富环境”“富服务”等维度入手,全面实施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电商富民、实事富民、扶贫富民“六大富民工程”,做到民生工作优先考虑、民生事项优先落实、民生投入优先保障,书写着温暖的民生答卷。
以更大力度聚焦富民,宿迁积极拓宽富民路径,全力加快增收步伐。去年,新增全民创业项目3.2万个,扶持近10万人创业;全市正常经营网店超过6万家,带动就业40余万人。
围绕群众最关切的“医教水住行”“法访文保收”问题,宿迁市委、市政府不断出实招、下狠功。
走进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规范整洁的塑胶跑道、先进精密的教辅器材令人耳目一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传递出学习的快乐。过去一年,宿迁“八校建设”有序推进,中小学BC级校舍加固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改薄工程”加快推进,“暖心工程”深入实施,南外仙林分校等一批名校落户宿迁,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建成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宿迁孩子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
目前,宿迁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行,完成571家村居卫生室提档升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开展;整治提升80个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2.9万户、货币化安置率达91%,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18公里,升级改造农村公路480公里,群众出行更加安全方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何补齐低收入人口这块突出“短板”?去年,宿迁将扶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稳步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实施电商扶贫、股权扶贫、保险扶贫、就业扶贫、实事扶贫,全市可实现15万低收入人口、4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