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智慧”闪耀国家科技颁奖台
中国江苏网讯 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的王泽山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奖励证书。这是我省科技人员首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此次我省共有5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包括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0项、科技进步奖40项,获奖总数继续保持全国省份第一位。
“蛟龙”起舞,探索深海指日可待
由中船重工七〇二所牵头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芑南,七〇二所所长何春荣率该所项目团队共15人赴京领奖。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由七〇二所牵头,联合国内近百家单位研制成功。2012年6月,“蛟龙号”圆满完成7000米级海试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下潜深度纪录,我国由此成为国际上第五个具备大深度载人深潜作业能力的国家。
“在我国深海装备的发展史上,‘蛟龙号’起了里程碑的作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对‘蛟龙号’全体研发人员的肯定与激励。”何春荣告诉记者,“蛟龙号”开启了中国人走进深海的大门。从“蛟龙号”开始,科技部相继立项开展了4500米和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我国深海装备向纵深发展。去年,可深潜4500米的“深海勇士号”顺利交付,其国产化率达到95%,其它重要深海装备也在加紧研发中。随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体系日趋完备,产业基础逐步建立,中国全面探索深海大洋指日可待。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此次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是共同完成单位。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董事长张国良作为项目获奖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表示,中复神鹰建成的基于干喷湿纺工艺的碳纤维生产线,其研发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性能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完全替代进口。这意味着中国向世界宣布,我们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干喷湿纺技术纺出了“中国碳纤维”。
碳纤维是关键战略物资,是国外长期实施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敏感材料。2005年,中复神鹰主动参与到国产碳纤维的研发,提出“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承担国家责任。经过连续几年的攻关,产品开始进入国内诸多领域,实现了国产碳纤维产业化突破。
此外,由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人机交互,远程遥控不是梦
研究成果在我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中得到应用,为“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遥操作任务和卫星在轨服务机器人遥操作任务提供技术与设备保障……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宋爱国教授领衔的“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觉感知与反馈技术”项目,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随着我国空间探测、核能利用、远程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可远程控制机器人完成未知或危险环境中复杂作业任务的人机交互遥操作系统,而力觉感知与反馈则是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极其关键的技术,它能检测机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力觉信息并反馈给操作者,使操作者准确地感知与识别操作对象,有效地远程控制机器人完成复杂操作任务。”研究团队专家介绍说,该研究项目历时12年,突破了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的力感知、力反馈、力控制三大关键技术,研制出人机交互遥操作的关键支撑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核电站的心脏——反应堆压力容器非常大,放射性非常强,其安全是核电站安全最关键的屏障。反应堆压力容器内有问题怎么检测?人肯定不能进去,必须用检测机器人。我们的研究成果就相当于检测机器人的‘智能大脑’,能够指挥机器人检测设备以及检测后开展分析判断。” 东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丁辉教授领衔的“工业智能超声检测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项目,此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我们的技术已应用于先进核电机组、三峡电站、航天空间站和运载火箭等工程,有力地保障了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建设质量及运行安全,近三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2亿元。”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新民教授团队的研究项目“华夏地块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研究”,此次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我们选择花岗岩分布最密集、成因最复杂的华夏地块为突破口,辨识了花岗岩形成的主要‘物源’与‘热源’,揭示了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浆-热液演化的成矿规律。”周新民介绍说,该项目研究成果在全球花岗岩成因及大陆地壳演化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施毅教授团队的研究项目“若干低维半导体表界面调控及器件基础研究”,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揭示了纳米材料制备的普适原理,可发展出突破常规性能极限的新器件,帮助计算机速度更快地运算,也可让健康检测的可穿戴设备更灵敏。
生活科技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记者注意到,此次江苏的不少获奖项目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精准地向骨折椎体“打一针”,注入专用的“骨水泥”将骨折块粘牢,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伤口只有水笔芯大小,而且一般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站起来行走。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课题组历时17载完成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治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被称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非手术治疗患者在4年内死亡率高达49.4%。杨惠林告诉记者,团队数十名骨科医生经过十多年的钻研,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疼痛责任椎体”“骨不连”概念及判定标准,并建立了调制灌注封堵和骨水泥-骨锚合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椎体后凸成形术存在的“短板”问题。
江南大学毛健教授主持的“黄酒绿色酿造关键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的创制及应用”,建立了我国黄酒绿色环保、优质高效、智能化酿造的新技术体系,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黄酒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酿造酒,目前中国黄酒产业面临着节能减排、效率提升等现实问题。”毛健告诉记者,项目集成创新关键技术与装备,发明了一系列新技术,实现了黄酒生产过程的“零排放”,该项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效助推黄酒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实现黄酒产业技术转型升级。
扬州大学杨建昌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此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杨建昌介绍道:“这个项目提出的原理和方法,不仅适用于水稻和小麦等谷类作物,而且适用于桃树、棉花等非谷类作物,有利于改善作物的品质。”
历经14年深入研究,扬州大学焦新安教授领衔的项目“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焦新安表示:“我们的项目实现了产品病原菌全程追溯,还创制了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有效干预技术,目前已经推广至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近3年累计新增利润1.41亿元。”
南京林业大学叶建仁教授领衔的“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控技术”,此次拿到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首创松材线虫病系列防控新技术,解决了我国松材线虫病防控中的一系列难题,五年来减少直接损失9.6亿元。
本报记者 吴红梅 蒋廷玉 马薇 王 拓 杨频萍 葛灵丹 张 宣
本报实习生 杨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