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2017年江苏人的年度回忆:这一年里最开心的事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1-01 07:27:00
送走2017年的最后一抹晚霞,迎来2018年的第一道曙光。回眸正在远逝的2017,有哪些最开心的事留在了你的年度记忆里?记者采访了这样一组普通人——

  送走2017年的最后一抹晚霞,迎来2018年的第一道曙光。回眸正在远逝的2017,有哪些最开心的事留在了你的年度记忆里?记者采访了这样一组普通人——

  顾松学:

  最难忘身着邮政制服

  走进十九大会场

  对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扬州市分公司杭集邮政支局投递员顾松学来说,2017年最令他感到开心的事,莫过于作为全国邮政系统唯一的十九大代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九大。

  “我身着邮政制服走进人民大会堂时的情景,现在还时常在脑海里浮现。”顾松学说,特别记得10月18日十九大开幕那天,习近平总书记用3个半小时作了报告,我们在现场认真听,细心体会,一点儿也不觉得会议时间长,等大会结束后,才发现已经过了中午。

  “会场上,大家用连绵不绝的掌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可以说,那阵阵掌声代表着党心、凝聚着民心;这掌声浸透着自豪、传递着自信。每次鼓掌我都很用力,手掌都拍红了。”顾松学挥挥自己的双手说。

  当选十九大代表,对于顾松学来说是无上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从十九大闭幕后,他陆续走进机关、企业、学校,为基层干部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传递党的声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十九大报告里的这些话,顾松学不仅自己感到非常振奋,更想通过宣讲,去激励年轻一代。

  “宣传劳模文化、英雄文化、好人文化,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希望能帮助青年一代迅速成长,帮助他们以持之以恒的心做好每一件事,怀着一份工匠精神不断磨炼功夫,收获最踏实最饱满的人生价值。”仍然奋斗在投递一线的顾松学在新年到来之际,给自己定下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目标。 本报记者 张 晨

  叶兆全:

  “泥腿子”圆了

  职业农民梦

  2017年12月31日,记者见到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上桥村村民叶兆全时,他欣喜地告诉记者,农场生产的“叶狗儿大米”刚刚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核准,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有个绿色食品标志,大米进大超市、卖到城里就有了保证,就能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口福了。”叶兆全是北全家庭农场主,在永安洲镇、胡庄镇都租赁了600多亩地,种水稻、麦子、蔬菜。短短几年,他更换了3次收割机,3次农用卡车,购置了插秧机、耙田机等几十套农业机械,成立了4个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为附近两个村子和山东、河北等地农户提供植保、农机服务。在他看来,习总书记提的“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说到了农业发展的点子上了。

  “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一斤生态大米能卖14元,对老百姓来说吸引力太大了。”叶兆全信心满满地说,眼下,他正在做市场调研,为2018年把“稻田养鸭”生态大米种植面积再扩大一倍做前期准备。在他看来,对像他这样的农场主来说,还是要多想想点子,把农业产业链拉长。他自己新建了一个米业加工厂,一斤稻子就比别的农户要多“赚”一两毛钱。

  本报记者 赵晓勇

  本报通讯员 邵釜明

  董婉雪:

  顾客点赞

  比赚钱还开心

  “2017年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圣诞节前创作成功一款动物奶油·新鲜水果立体卡通蛋糕,在网上反响非常热烈,每天来不及制作。” 2017年12月30日上午,记者走进镇江喵酱伴溏甜品店,店主董婉雪指着一个准备送货的蛋糕高兴地说,每天看着顾客和网友们的点赞,比赚钱还爽。

  一张鲜红的大嘴,两只熊猫眼,四只耳朵竖在头上,似乎并没有什么稀奇。董婉雪介绍,这个作品创意设计并不难,难在心手合一。蛋糕坯和上面的新鲜水果夹馅都是软的,塑形和整形切削必须心里想什么,手上就做什么,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第一个做好后别提有多高兴,都没舍得卖。”董婉雪说,以前也有作品经常被点赞,但当天这款作品在网上晒出后,手机都被打爆了。

  “大学毕业后,家里安排我在镇江一家上市公司上班,一年后我就辞职做起了微商。”董婉雪说,赶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不创业可惜了。“但是,甜品虽然是百姓生活消费品,也必须追求质量与创新,共同维护市场。”董婉雪说,蛋糕虽小,同样要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制造质量”。

  本报记者 董超标

  周旭才:

  “补爱”,

  让16个孩子有了“爸妈”

  2017年的最后一天,盐城市大丰区义工联合会会长周旭才带着义工在大丰刘庄中学做公益,“这一年,最开心的事就是为16个失去父母之爱的孩子‘补爱’,让他们拥有了爱自己的‘爸妈’。”

  不是孤儿,却因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离家不再承担抚养义务,孩子无法享受到父母之爱。3年前,大丰区刘庄镇建成村季蓉蓉、季明宝姐弟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离家没了音讯,姐弟俩随爷爷奶奶生活。2017年端午节,为了给季明宝过9岁生日,大丰义工联6名义工带着水果菜肴、学习用品和玩具来到季明宝家中,张罗晚餐。“家里很少这么热闹,那天孩子们很高兴。”周旭才记得。弟弟吹完蜡烛,姐姐趴在奶奶肩头耳语,说她也有个心愿。义工们想帮蓉蓉实现心愿,再三追问,奶奶说,孩子就想问问,能不能喊义工阿姨一声妈,“她3年没见妈妈,没喊过一声妈妈。”

  “孩子纯朴感恩的小心愿戳中了我们的泪点,所有义工都沉默掉泪,义工朱春蕾上前搂住蓉蓉,董莉梅、吴兰、薛钱等义工说,‘喊吧,从此我们都是你们的妈。’”秋学期开学,姐弟俩在“义工爸妈”的陪伴下到学校报到,并去了上海迪士尼乐园,参加夏令营,到大丰荷兰花海游玩,这一年,他们重拾快乐。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周旭才说:“2017年,共有16个困境孩子成了义工联的孩子,现在他们都好学习,会家务,懂感恩,看着他们健康成长,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

  本报记者 卞小燕

  周苏源:

  我最开心的,

  是圆满完成驻村扶贫任务

  “回顾难忘的2017年,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圆满完成了组织上交给我的驻村扶贫任务。我所在的2016省定经济薄弱村——响水县梅湾村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8万元,建档立卡的93户有劳动能力低收入户,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 2017年12月31日下午,返回家乡泰州看望父母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周苏源,在电话里开心地告诉记者。

  周苏源目前的身份,是响水县七套中心社区党工委副书记、梅湾村“第一书记”。两年前,周苏源接受组织选派,前往响水开展为期两年的脱贫帮扶工作,此前他的爱人丁慧已被选派远赴西藏拉萨支教,家中留下了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儿子与年迈的双亲。幸亏他的母亲毛桂云是一位受过省级表彰的老教师,她全力支持儿子、儿媳到外地开展支教与扶贫工作,让他俩少了后顾之忧。

  到响水后,周苏源利用3个月时间完成全村建档立卡,他逐一走访低收入农户,为脱贫到户项目进行论证。在省委驻响水帮扶工作队的统筹协调下,他对村内100亩土地进行流转,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他们还在七套中小企业园区新建2000多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用于对外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以上。

  经过周苏源多方奔走,这两年已为梅湾村争取多方投入400多万元,修建了主干道水泥路2.1公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方便了村民出行;还修建了一座电灌站和1000多米的沟渠,把300多亩的荒田变成了良田,修建了一座公共厕所。两年来,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周苏源承担的本轮扶贫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本报记者 顾介铸

标签:

责任编辑:缪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