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市空气重度污染 江苏加强管控措施
12月22日6时起,我省启动重污染天蓝色预警,12月23日20时起,我省将重污染天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这也是今冬我省首次启动蓝色以上预警。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环保厅第一时间将启动黄色预警的信息通知到正在各市开展驻点督察的督察组,要求督察组督促各地政府加大对工业企业、工地、堆场的巡查力度。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转好,昨晚解除黄色预警。
及时预报预测提醒公众加强防护
“最近3天,我省受到大范围、持续性的污染,21日下午,江苏省环境监测部门就发布了重污染天预警的预报。22日启动重污染天蓝色预警。”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部部长张璘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轮重污染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2月21日-22日,全省长时间受静稳天气控制,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污染以本地累积为主,其中21日全省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22日(冬至)在大气扩散条件本就相对不利的情况下,受燃烧祭扫活动影响,自 17时起全省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逐渐转差并达到重度污染,持续至23日凌晨。
第二个阶段为23-24日,23日凌晨开始天气形势有所转变,南方低压倒槽发展,长三角区域近地面大气湿度增大,且出现区域性大雾,气象条件更有利于细颗粒物的增长和累积。23日夜,我省将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
昨晨全省13市重污染
受冷空南下外源输送叠加以及本地污染物累积的双重影响,24日早晨7时,全省13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部分城市短时达到严重污染。
据省环保厅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刘晓蕾介绍,根据预测预警情况,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启动蓝色或黄色预警,并根据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是健康防护措施,提醒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内;中小学和幼儿园适时停止体育课及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者应开展防护。其次是建议性污染管控措施,比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严格执行绿色节能调度,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和天然气电厂优先发电;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等。
对于启动黄色预警的地区需要启动强制性管控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停产或者限产的减排措施,按照预案的要求,启动黄色预警的地区对铸造、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减产20%-30%。同时,停止建筑物拆除作业,道路、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干散货码头、堆场和搅拌站停止作业,并做好场地洒水降尘工作;严格控制散装建筑材料、工程渣土、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上路行驶;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禁止露天烧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昨晚解除预警,监管不会放松
受冷空气影响,截至12月24日18时,全省多数城市空气质量转好,达到《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解除预警的条件,解除全省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冬季蓝天保卫战驻点督查行动将持续到本月底,13个督查组将根据空气质量的预报预测,对各地落实应急管控措施的情况进行最严监管,真正让各项管控措施落地生效。”刘晓蕾表示。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