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江阴:县域治理“盆景”变“风景”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马 薇   2017-12-06 06:48:00

  服务效率高 发展环境优 创新活力强 群众获得感多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11月23日,正式运转不到两个月的江阴市行政审批局,颁发成立以来的第1000张市场准入许可证。

  今年7月13日,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江阴市县级集成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标志着江阴成为全省唯一的县级集成改革试点县市。短短4个多月,江阴人勇担重任,以“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城市精神,将徐霞客镇集成改革的“盆景”扩种成县域集成治理的“风景”。一个以政务服务高效、综合执法规范、社会救助精准以及便民服务全面为标志的县域治理新体系在江阴初具规模。

  一枚公章管审批,

  “2440”跑出“江阴速度”

  11月23日,崭新的江阴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里,江阴长龄物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继发,从江阴市市长蔡叶明的手中接过了“工程建设施工许可证”。捧着“许可证”,夏继发有点不敢相信,“从交材料到拿证,一共19天。要在以前,没有3个月跑不下来。”

  以江苏“不见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引领,江阴大胆尝试,率先突破,全面构建权责清晰、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新体系。10月9日,全新规划组建的江阴市行政审批局正式运转,原先分散在发改、住建、工商等多个部门,涉及市场准入、建设投资两大领域的66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划入,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市域“一枚公章管审批”。

  在此基础上,江阴推动行政审批大提速,企业两个工作日内注册开业、4个工作日内取得不动产证、40个工作日内获得工业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在全省行政审批“3550”改革的基础上又领先一步。

  在江阴,1090项与企业、群众关系密切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通过“一窗式”政务服务大厅和“一网式”政务服务信息网,“不见面”或者“见一次面”就能办结。江阴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魏锋介绍,以项目建设许可证审批为例,过去,企业必须拿着项目规划图,到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分头审批,其中不免跑断腿,说破嘴。改革后,江阴将涉及项目施工的所有“审图”事项,统一归并到市行政审批局,所有审批数据和流程都在后台部门内部流转,企业只需按照网上公布的统一清单目录准备并递交材料,即可在约定时间内顺利拿到许可证。改革启动以来,江阴全市月平均“不见面”办结事项已达近万件。

  “以‘2440’和‘不见面’为标志的高效行政审批体系,是真正从群众和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原有行政权力的重整和再造。在这个全新的体系下,群众办事真正实现‘谁找都一样,找谁都一样’。”江阴市副市长张韶峰说。

  一支队伍管执法,看得见来管得着

  “金湾村发现有建筑垃圾随地倾倒,请网格员前往处置。”11月21日9时48分,江阴市周庄镇综合执法局的网格员钱海鸣,接到了来自镇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的派单,立刻赶往指定地点。10时18分,指挥中心接到钱海鸣反馈,建筑垃圾已妥善清除。

  几乎在同一时段,另一场更大范围的全市建筑垃圾堆放信息采集行动也正在江阴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紧张而有序地推进着。依托连接117个市级部门、17个镇(街)、269个村(社区)的大网络和分布在全市1961个网格中的4000多名网格员,信息源源汇总而来。仅用了3天,全市建筑垃圾分布图就已绘制完成。

  “全市治理一张网,改变了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痼疾,把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快速处置。”江阴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张德根介绍,江阴把全市988平方公里划分为三级网格,每个网格都纳入“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并配备“一长五员”,即网格长、网格员、督察员、信息员、巡查员和联络员,及时收集、上报、处置各自网格范围内的问题。

  在执法层面,为了打破之前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的藩篱,江阴全面整合各部门间相同和相近的执法职能,归并市场监管、国土规划、安全生产、卫生监督等领域,组建7支综合执法队伍,在各镇(街)成立综合执法局,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执法。

  “下一步我们将把功能进一步细化延伸到党建服务、突发事件处置、鹰眼实时监控等领域,真正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的精准精细、全域联动。”张德根说。

  一个中心优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53岁的江阴市民黄卫香,去年患上了甲状腺恶性肿瘤,做手术花费1.6万余元。社区网格员巡查中发现这一情况后,按相关政策及时为她申请了各种救助。近日,黄卫香来到成立不久的江阴市社会救助中心,一次性领取了全部报销和补助,最终自己仅掏了1000多元。

  今年10月初,江阴将原先分散在教育、人社、民政、工会、团委等部门和机构的救助职能和政策整合起来,归并为8个类别、43个救助项目,成立了市社会救助中心,既实现了部门救助全参与、内容全覆盖、信息全共享,也方便了群众“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理、一个窗口领取”,为黄卫香这样的困难群众编织起一张保护网。

  多元归一的还有“12345”民生服务热线。据介绍,目前江阴已将70项便民服务统一整合进“12345”,未来还将新增环境净化、法律援助、演出购票等服务内容,最终实现“一格通、一码通、一号通、一点通、一卡通、一网通”。

  随着江阴集成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种更加和谐高效的政商、政民关系正在江阴形成。江阴海达橡塑董事长钱振宇告诉记者,政府部门“急郎中”式的马上办和“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让人感动,也激励企业在创新发展、安全生产、环保守法、公益慈善等方面积极履行责任。

  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集成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把江阴建成服务效率最高、发展环境最优、创新活力最强、群众获得感最多的改革发展示范区,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县域治理蹚出一条新路。本报记者 马 薇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