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两学一做”先进典型群英谱】渔村成“网红”,他是“当家人”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2-03 08:11:00

  渔村成“网红”,他是“当家人”

  ——记扬州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党总支书记刘德宝

  “两学一做”先进典型群英谱

  初冬,邵伯湖畔的扬州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人气不减,马明斌的渔家乐里,十多位从扬州市区专程而来的客人正品尝今年最后一批湖蟹,肥美的蟹膏令他们赞叹不已。“咱这个小渔家乐可是上过央视的。这几年,沿湖村的渔民上岸了,村里依托渔文化,发展乡村游,不少年轻人回来创业,如今村里已经有了十多家渔家乐和民宿。”马明斌告诉记者,沿湖村能有现在的模样,“当家人”刘德宝是最大功臣。

  2004年,30岁的刘德宝当选为沿湖村村支书。那时的沿湖村几乎是“赤贫”,全村没有集体资产,每年考核为全镇倒数第一,附近流传着 “呆男不娶渔家女,傻女不嫁渔家汉”的顺口溜。刚上任的刘德宝向村民承诺:“如果5年之内村里不变样,不要你们赶,我主动辞职。”

  作为渔民的后代,刘德宝清醒意识到,渔业村的未来在岸上,渔民上岸是大势所趋,然而一番盘点让他心凉:全村1600多口人,只有76亩耕地和1100多亩滩涂,这些滩涂还是从邵伯湖边上围起来的,大部分是荒滩水塘,没有一亩以上的整块地。有的人家在岸边建房,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里,想建一个安稳的家,没钱没地。

  最初,刘德宝希望从邻村“借地”,一次次上门却碰了一个个软钉子。“2005年,我的思路发生了变化:这1100多亩滩涂难道不可以利用吗?”当选区人大代表后,他专门整理材料表明,沿湖村要“填塘整地”帮助渔民上岸,区里也很重视。靠着政府拨的5万元起步,从2006年开始,沿湖村“填塘整地,上岸定居”工程一直延续至今,已填出500亩土地。与此同时,刘德宝东奔西走,为渔民上岸前后筹得800多万元,已入住136户的渔民集中居住区如今颇具规模。

  有人说,现在村干部不好当,在群众中没威望,说话不管用。而在刘德宝看来,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办事公、处事明,以心正求公正,一定会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

  2012年,刘德宝的一个亲戚想以30万元低价承包村里两千多亩湖面野生芡实。他得知后立即通知村委会终止与其洽谈,明确要求公开招标,最终由他人以75万元的价格承包,当年每户村民分到了5120元芡实承包收入,许多人由衷地说“书记做事行得正”。

  村干部怎么放样子?就是面对奉献要带头、面对利益要收手。从2007年开始,国家对渔民发放燃油补助,按照政策,他们这个渔业村完全可以享受。但刘德宝跟村干部说,这个补助村干部千万不要拿。道理很简单,他们现在已经不干渔业了,再拿燃油补助,就有点“钻政策的空子”。后来省里来调研,全省渔业行政村村干部不拿燃油补助的,只有沿湖村一家。

  随着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推进,邵伯湖要退渔还湖,退出围网养殖,渔民的收入势必会受影响。怎么办?刘德宝把目光瞄准了村里的生态和渔文化资源,提出“旅游兴村”。他请来北京的项目公司,挖掘沿湖独有的渔业、生态和人文资源,以“渔隐”为主题,推出“深休闲、微度假、慢文化、细体验”的特色乡村游,先后举办“邵伯湖渔民文化美食节”“迎端午、庆开渔民俗风情节”等富有特色的渔事渔节活动,仅去年国庆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近万名。2016年,沿湖村集体收入达10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64万元。

  这么多年来,沿湖村从当年“十网打鱼九网空”的贫瘠落后小渔村,变成“鱼虾满仓、稻谷飘香”的小康村,今年还上了《新闻联播》,成了“网红渔村”!渔民上了岸建了房,由原来的“渔花子”成为现今的“渔老板”。而唯一不变的,是刘德宝立志当一名勤廉干部、为村民谋福利的初心。

  本报记者 李 源

标签:

责任编辑: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