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领航新征程】如厕“小事”如何做出“大文章” “厕所革命”的苏州实践

来源:苏州日报   2017-12-02 16:40:00

  小公厕惠及大民生。公共厕所,是城市文明的标尺和城市形象的窗口。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这是总书记三年来第二次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厕所革命”发展路径,苏州更是实践在前、创新在先。

  2002年,苏州率先在姑苏区开展公厕改造工作,此后每年加大公厕升级力度。2016年,苏州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启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1326座公共卫生间的提升改造,并在当年获得“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今年,厕所建设管理的“苏州规范”制定出台,市区207座公共卫生间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高标准新建、改建。截至目前,苏州已有2215座公共卫生间,三年计划中70%的任务顺利完成,市民的认可度、满意度明显提升。

  从公共厕所到“城市驿站”,随着“厕所革命”的全域推进,苏州在公厕建设管理方面创新模式的同时融入了人文关怀,做好、做足“小厕所”的“大文章”。

  运用智能新技术、增设“第三卫生间”整体提升公厕“内在美”

  经过全面改建,上个月底,位于十全街的一处公共卫生间以全新面貌开放。与以往大家对公厕的印象不同,这间改建过的公共卫生间里不仅环境整洁,还专门新建了供残障人士、母婴幼儿和其他特殊人群使用的“第三卫生间”,内部设有安全抓手、婴儿座椅、儿童洗手池等便民设施,如厕者纷纷大赞贴心。厕所内还充分运用了负压新风除臭等新技术,通过每个厕位旁不起眼的小风管连接整个系统,完成从快速吸臭、负离子净化到新风循环的全过程。

  苏州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3月,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和市旅游局牵头,根据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旅游局相关标准,结合苏州公厕建设和运行实践经验,制定出台了《苏州公共卫生间建设与管理规范》(试行稿),把公共卫生间按不同要求分为达标、1A、2A、3A、3A+五个级别,制定了公共卫生间建造和设施配备的“硬杠杠”。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设施建设科副科长黄嵘介绍,参照这一规范,公共卫生间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将从按比例增加女厕厕位数量、拓展人性化服务功能、充分运用新技术等方面,提升公共卫生间的整体品质。

  以新技术运用为例,苏州将原本用在大型工厂的负压式新风技术,率先引入厕所建设,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市公共卫生间大面积覆盖。苏州高新区大阳山景区利用建筑回收材料完成了全球首座3D打印厕所的建设。吴江东太湖度假区翡翠岛采用泡沫免水冲微生物自降解处理技术,建设了节水节电“零排放”环保厕所。工业园区奕欧来精品购物村每个厕所都有家庭卫生间,厕位内的感应式纸篓无需触碰即可打开……部分公共卫生间还尝试通过铺设光伏瓦片为厕所照明系统提供绿色电力等做法。

  人性化服务功能的逐步完善,也充分提升了公共卫生间的“内在美”。走进苏州每一所新建、改造的2A及以上标准公共卫生间,都能看到设施配备很贴心的“第三卫生间”,部分还配备有供市民游客休憩的外厅、独立的母婴室和化妆间。一些新建、改建公共卫生间已增设了自动售纸机,部分试点提供免费WiFi、手机充电站和红十字急救包等,逐步满足不同人群的如厕需求。

  建联盟补短缺,开导航找厕所 创新举措为市民游客“行方便”

  内急时找不到厕所,是旅游、出行途中最令人尴尬的状况之一。

  一张电子地图,能解燃眉之急。这张地图藏在“苏州微城管”微信公众号的“找公厕”服务栏中。点击进入页面,系统根据记者所在的位置,用绿色标识就近指出了10处公共卫生间的位置,一点便进入导航模式。随着公共卫生间的改造新增,相关信息也不断更新。

  目前,苏州市容市政部门正对全市公共卫生间进行全面基础数据普查,相关数据细化到镇区。现有的环卫系统“智慧环卫App”和市旅游局“游急便”微信号也将在明年年初完成数据整合,实现市政环卫公共卫生间和旅游厕所信息共享,让市民、游客第一时间接收到更加准确、详细的如厕信息。

  然而,在一些公厕数量本身就少的区域,电子地图有时也“使不上劲”。苏州市容市政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苏州已有2215座公共卫生间,但在商业地区和新城区等不少区域,公共卫生间数量缺口仍比较大。为此,今年年底,苏州将探索建立“厕所开放联盟”,通过由各地城管部门日常监管考核并给予适当补贴的形式,引导符合条件的商户、饭店、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加入联盟,对外免费开放内部厕所,同时鼓励车站、码头、商场超市、商业综合体内的配套卫生间共同加入,年内计划吸纳首批200家厕所开放联盟成员单位,以弥补部分区域公厕数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相关实施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审批,审评通过后,相关单位的厕所将统一安装导示标牌对外开放,相关信息也将统一纳入公厕电子地图手机应用。

 

  立规矩提素质,大数据促提升

  打好精细管理“组合拳”

  洁净温馨、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的公共卫生间,既是“建”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给从业人员定规范、立规矩,邀请市民、游客为公共卫生间评星建言,专职人员、第三方机构每天巡查暗访……苏州为公共卫生间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打出了“组合拳”。

  今年,市厕所革命领导小组为全市数百名公厕管理从业人员开课,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所有课程内容均来自今年的新版教材——上半年出台实施的《苏州公共卫生间建设与管理规范》(试行稿)。在这份规范中,光是对公厕的管理质量要求,就有50多条评定说明。比如,保洁人员在不同的时段分别应该完成哪些保洁任务,工作技能、语言技能、知识技能以及个人形象都需符合什么样的要求;设施损坏报修后,维修人员需在多长时间内修复完毕等等。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从市民、游客的如厕体验中查找管理问题,电子地图中,把公厕纳入了用户评价体系。如厕者可以对相应的公厕进行点评,相关内容将实时传送至动态监管平台,基层单位和厕所管理主体单位能第一时间看到评价,从而及时进行问题整改。2016年,监管平台共收到游客评价7085条,其中有209条留言反映了公厕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问题,相关问题逐一整改到位。

  在梳理用户评价的基础上,市容市政、旅游等部门进一步完善机制,组建专职巡查分队,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区域公共卫生间进行明察暗访,同时每年组织开展公厕满意度第三方测评。用户点评记录与日常巡查结果等汇总分析,形成大数据,为下一步的公共卫生间改造升级计划提供重要参考。在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上打出“组合拳”,让苏城公共卫生间的“软件”也实现了从厕所到“城市驿站”的提升。

标签:

责任编辑:张浦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