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江苏多个城市高起点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专家呼吁:点“数”成金,亟需消除“信息壁垒”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11-30 07:13:00

  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讯 当前大数据产业发展热潮涌动,南京、苏州、南通、无锡、盐城等地纷纷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抢占发展“风口”。然而,热潮之下,大量数据被困在信息孤岛里“冬眠”,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在南通最近举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上,专家呼吁,必须尽快打破信息壁垒,把沉睡的数据唤醒,让数据在流动中发挥更大价值。

  一朵“云”:

  引领“四化同步”的战略要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予以培育。”省经信委主任谢志成介绍说,今年1—9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已成为全省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

  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数据服务、基础支撑和融合应用相互交融,构建了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去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1.45万亿元,预计今年将接近2万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5万亿元。

  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巨大蛋糕。江苏信息技术产业领跑全国,发展大数据产业先人一步。省政府公布的《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建成10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引进培养100名大数据领军人才,60%的软件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培育5家业务收入超100亿元、50家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大数据龙头企业。

  “大数据浪潮正给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省科技厅副厅长蒋洪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当今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科技强国的关键力量。

  数据之“云”,重若泰山。“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北京大学教授、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说,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路径,就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要牢牢站在引领的位置。

  一道“坎”:

  打通隔绝数据的信息壁垒

  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源泉。然而在现实中,数据的浪费与隔绝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数据链。”杨学山举例说,在企业生产中,物资产品包括成品、边角料、垃圾都有人管理,但人和系统在操作中形成的知识经验等信息却基本无人收集。他强调,“没有数据,思维自动化、思维智能化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企业与企业、政企间的数据壁垒也在阻碍大数据产业发展。“从规模来说,政府拥有国内最为庞大的数据储量,但政府数据存储于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甚至不同网络环境中,如同沉睡于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充分发挥价值。”华为企业云南通基地总经理陈辉对当前大量鲜活数据处于沉睡状态深感痛心。他认为,目前政府对数据的管理也缺乏统筹,数据管理呈现“蜂巢式”结构和“碎片化”特征。

  为打通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江苏在《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2020年底前,逐步、安全、规范地推动社会治理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基于数据共享和部门协同,全面提升各级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打通“信息孤岛”,南通已在破题。近日,南通成立全省首家大数据管理局,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信息管理职能归并起来,扎口大数据收集、管理、开发、应用、交易等工作。此外,还组建了大数据规划发展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大数据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已汇聚各类标准信息1100万条。数据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截至10月底,南通市级53个部门共实现“不见面事项(服务)”1650个,占审批事项总数的90%。

  一块“短板”:

  锻造安全可靠的“中国芯”

  芯片是数据存储、分析、处理的核心,也是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亟待补齐的突出短板。

  中国“芯痛”由来已久。“目前我们只占据通用性终端芯片领域部分市场,关键和高端核心芯片基本依靠进口。”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感叹说,“就连存储数据的U盘芯片,我们也是一片没有。”

  “去年我国芯片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远远超过原油,成为第一大进口产品。”工信部规划司副巡视员周虎一针见血地指出,更为关键的是,芯片与信息安全、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依赖别人就会受制于人。

  “江苏信息技术产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4,主要分布在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四市,形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沿江‘硅走廊’。” 省经信委副主任龚怀进说,但这一产业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有许多短板待补。

  “新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此时发力追赶正当其时。” 丁文武分析,一方面,在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叠加浪潮中,芯片产业传统发展路径被彻底颠覆,使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国家在政策和资金层面的支持力度空前,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青年是创新能力最强的群体,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希望就在青年身上。青年兴,则芯片产业兴;青年强,则芯片产业强。”龚怀进呼吁,有情怀、有智慧的青年应该投身芯片产业,为锻造中国“芯”贡献力量,“这片广阔天地足够承载你们的激情与梦想。”

  本报记者 徐超 陈明

标签:数据;信息;产业;成金;发展;芯片;壁垒;技术;一代;中国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