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走进赣榆 道德光芒,温暖一城人
践行核心价值观·身边的道德模范
中国江苏网11月25日讯 24日下午,在赣榆区文化艺术中心,爱敬诚善——美德赣榆·福城好人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拉开帷幕。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一位位好人的质朴叙述、精心制作的小品与歌舞,无一不流淌出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让初冬的赣榆,浸润在人性的温暖中。
已近90高龄的方敬26年如一日,省吃俭用,成立景清助学金,倾尽200余万积蓄资助260名寒门学子步入高等院校,即使身患癌症,依然不离不弃。就在11月17日,方老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
当方老坐着轮椅被推上舞台时,台下掌声经久不息。“是怎样的信念,让您心怀如此大爱,造福一方?”面对主持人好奇的询问,方老语气缓慢且坚定:“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没有教育是不行的。我当过亡国奴,我不想让我的后辈们继续当亡国奴。”
一个人为善,带动一群人为善,在赣榆,“好人因子”渗透到每个人心里。今年2月22日,赣榆环卫工人孙传斌发现刚刚领取的2600元工资丢了,匆忙赶到下口边防派出所报警,没想到,引发一连串爱心潮。
调取监控,走访群众……但几位民警一直忙碌到晚上还是没有结果,值班民警马如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自己朋友圈发了一个帮助孙传斌找工资的寻物启事。当晚,市民王耀亮看到消息,与朋友商量后,决定在微信朋友圈发动网友给孙传斌捐助爱心工资。“只要凑够2600元就好,到时就说是捡到了老孙的钱,让他渡过难关。”
没想到,爱心不断传递,当晚,就募集超过6600元。当马如鹏和王耀亮去孙传斌家中,准备把网友的爱心善款交给他时,却被拒绝了。原来,这笔工资是掉进了衣服的夹层中。“现在钱已经找到了,我不能再拿人家钱,可以把钱捐给其他有困难的人。”这笔爱心工资被捐到福利院,并最终达到12800元。
礼堂里,热烈的掌声不断为好人们响起。在寒冷刺骨的水中上演生死时速,勇救一家三口的爱心接力救人“草根英雄”团队;恪守祖训医训,行医38年,把村民性命看作比天大的“赤脚”医生吴军业;16年来站在调解一线,敢啃“硬骨头”的“拼命三郎”卢干景……他们是质朴凡人,也是平民英雄,他们传播良知、温暖社会,筑起城市的道德脊梁。每一位好人,都是一个火种,他们汇聚在一起,点燃人们心中向善的熊熊火焰。
近年来,在赣榆这片热土上,爱敬诚善的好人精神开枝散叶,道德之花竞相开放,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方敬、江苏时代楷模钟佰均、全国最美教师柏纪荣、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姜霜菊等10多位省级以上重大典型,18位中国好人(组)、4位江苏省道德模范、28位江苏好人(组)、1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形成美德赣榆的“群星现象”。
本报记者 吉凤竹
本报通讯员 龙步青 宋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