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座城市1.5亿人口的承诺 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6日至17日在德国波恩举行,为2018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奠定基础。会场外,全球25个城市市长12日在波恩先行承诺:为抗击气候变化,2050年之前将使各自城市碳排放量净值降为“零”。
这些城市分布于各大洲,从加纳的阿克拉、英国的伦敦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共覆盖1.5亿人口。为了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不成一纸空文,这些城市将互相打气、携手共进。决心有了,如何落实?
承诺若实现每年减排13亿吨
据汤森路透基金会资料,在“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以下简称C40)支持下,这25座城市将在2020年前将各自抗击气候变化的具体实施计划立法施行。按照规划,2020年各签约国碳排放量将达到历史峰值,之后逐步下降。
“C40”是成立于2005年的全球大城市促进节能减排、抗击气候变化的城市间国际组织,北京、上海、武汉等近10座中国城市已加入该联盟。
C40将在德国政府协助下,为开普敦、亚的斯亚贝巴、内罗毕等非洲的9座大城市提供援助,为其制定长期环保计划,帮其实现《巴黎协定》所规划目标。“非洲城市在实现《巴黎协定》雄心方面将发挥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C40”轮值主席、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在一份声明中说。
另一方面,已有将近7500座城市加入“全球气候与能源市长盟约”。盟约副主席、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在一场汇集各地方政府领导人的会议上说,加入盟约各方的承诺若悉数实现,在2030年前,全球碳排放每年可减少近13亿吨,相当于日本或巴西目前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这一盟约还推出一项测算和上报城市碳排放量的全球统一标准,计划于2018年付诸实施。菲格雷斯说,这是为了向各国政府发出“迫切而强有力的信息”,希望他们“在看到各个城市实际上已经取得这么大成效后,能够安全而充满信心地提高减排目标。”比如在波恩,最近换上了智能街灯,感应到有人经过时才亮起;旧衣服和玻璃制品回收箱上也安装了智能探测器,一旦装满会发出信号,便于及时清空。
落实承诺要解决资金来源
菲格雷斯和一些与会城市官员均强调,要城市多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耗比例,资金来源是一个问题。
欧盟委员会主管能源事务的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说,统一的碳排放测算标准将有助于市长们招揽私人投资商参与建设“低排放项目”。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长毛里西奥埃斯皮内尔说,基多正和其他国家地方政府合作,希望能说服G20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为发展中国家抗击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比如,基多希望能把其历史街区公共交通系统加以绿色改造,只用电动大巴和出租车,并把模式推广到整个拉美地区。
虽然美国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在联邦制法律下,各地方行政机构仍有一定自主权推行低排放政策。加利福尼亚州政府设定的目标之一是在2030年前实现全州50%能耗来自可再生能源。州长杰里布朗坦承环保形势严峻:加州有4000万人口,3200万辆汽车,且后者数量增长速度快于前者。
布朗呼吁各地方政府对本地建筑行业标准和垃圾处理系统加以绿色升级改造,还应鼓励市民改变出行方式:改开电动汽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
美国“缺席”大会更加孤立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6日至17日在德国波恩举行,会场本身也有诸多看点。
大会会场充满低碳元素,所有参会人员均会得到一个可重复使用的便携式水杯,预计可为本次会议节约57万个一次性纸杯。
大会还致力于“无纸化”,不发放纸质日程或会场平面导览,而是靠专门网站公布信息。各个国家或组织的展馆中同样不发放纸质日程,而是每天将当天日程贴在门或柜台上,若感兴趣,拍照带走。
另外,会议食堂会提供当地产有机食品,最大程度降低交通运输等产生的碳排放。
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会在会议活动展示区搭建展馆展位,组织丰富的边会活动。本次大会主席国斐济选择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与会者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个小岛屿国家正遭受的气候威胁。
叙利亚代表在此次大会上宣布将签署加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这使已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美国变得更加孤立。美国虽然派出谈判代表与会,但却成为本次波恩气候大会上唯一一个没有在边会场地设立展馆的发达国家。
不过,来自美国的《巴黎协定》支持者在大会谈判区和活动展示区之间搭建了大型展示帐篷,表明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意愿以及履行《巴黎协定》承诺的决心。 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