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报告】“强富美高” 江苏大地上的雄浑交响
中国江苏网10月17日讯 新华社评
(一)
时间是奋进者的坐标系。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这个举世瞩目的金秋十月。8000万江苏人民热盼着即将启幕的盛会,品味着砥砺奋进的丰收喜悦,耳边再次回响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殷殷重托。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希望江苏着力抓好“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项重点任务。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殷切希望江苏的同志“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也是总书记首次将“四个全面”并提。
宏伟的蓝图,融入百姓的梦想;美好的憧憬,化为全省的行动。牢记总书记嘱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部署,江苏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奋斗指向,更加鲜明、更加突出、更加集中。
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中的“要事”,让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解决好老百姓看病、上学、养老“三个焦点问题”,提供好生态环境、公共安全这“两大公共产品”……全省上下努力以“两聚一高”的过硬成果,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江苏描摹的“强富美高”蓝图变成现实。
今年国庆长假,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砥砺奋进的江苏”大型主题图片展上,一面由68张笑脸组成的“笑脸墙”给人强烈视觉冲击。服务群众,满意的笑;创新创业,成功的笑;辛勤劳动,收获的笑;美好生活,幸福的笑……张张笑脸,让发展的果实、成功的喜悦、幸福的滋味,变得可感可触。
数字记录奋进的轨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2016年达到7.6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和9.6%,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比数字更有分量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一张张由衷绽放的笑脸,就是对江苏发展成绩单的最生动诠释!
(二)
经济强,强在创新活力、改革魄力。
“要舍得下本钱,宁可在其他方面紧一紧,也要拿出钱来搞创新。”“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特别是要注意培养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敞开大门,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多吸引一些高端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寄语江苏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我们能不能冲出转型的关口、实现发展的凤凰涅槃,能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赢得优势,根本上取决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取决于创新这个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为主动力。在这一阶段,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快马加鞭持续推进。”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创新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才在哪里,活力就在哪里;顶尖人才在哪里,“硅谷”就在哪里。实现经济强,必须努力把江苏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2017年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举行,1200多名海内外江苏乡贤共赴发展之约。大会LOGO“锦绣苏”,由一个个向上的“人”形,联接成繁体的“苏”字,传递江苏对人才的渴求。“汇聚八方江苏英才,共谋江苏锦绣发展”,江苏要放眼全球聚人才,充分释放江苏的“人才红利”。
2017年7月,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在南京举行。一支支由诺贝尔奖得主、院士专家率领的院所团队齐聚江苏,现场签约重大项目21项,投资总额达318亿元,为近千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围绕人才谋创新,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分享经济等新经济,不断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江苏创新发展的动力愈加充沛。
创新,在江苏有最前沿的突破。今年8月,《自然》杂志的一篇《中国启动脑成像工厂》报道,让一家刚刚组建、位于苏州的脑科学研究所成为全球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国外科学家表示:“这种工厂化的研究规模将极大地加速脑科学的发展”;在无锡超算中心,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连续3次问鼎世界超算榜首;在常州天合光能,光伏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先后13次打破世界纪录……
创新,在江苏有最精彩的故事。在苏南,“好孩子”从一个校办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耐用儿童用品公司和中国最大的孕婴童产品全渠道零售商;在苏中,“中天科技”从一个乡镇建材厂,转型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供应商;在苏北,“徐工”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
正如省委书记李强所言,创新在江苏已经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正在重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江苏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新与改革总是相伴而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事实证明,抓创新发展,既要抓“硬设施”,更要抓“软环境”,既要构筑资源优势,更要构筑体制机制优势。为此,江苏努力做好“改革计算题”——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
今年10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第四次大督查发现的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江苏“不见面审批(服务)”得到高度肯定。建立省市县标准统一的权力清单,大力推进“不见面审批”模式和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江苏“放管服”改革不断走向纵深。
“不见面审批”,是江苏改革的一个缩影。勇于自我限权,甘于做“店小二”,把改革视作“深刺激”“强刺激”……江苏提出了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三个最”目标,努力通过改革培厚创新的“土壤”、当好创新的“园丁”、营造创新的“生态”。事实证明,改革既为创新松绑,也为创新助力!
(三)
百姓富,既要增加收入,提高富裕程度,更要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再接再厉,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努力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民生工作千头万绪,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饱含着浓浓的民生情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苏省委把聚焦富民作为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将“百姓富”浓墨重彩地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篇章中。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三个口袋”新排序,引发舆论关注。处理好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的关系,真正把居民的口袋放在第一位,这传递出发展的理念之变、导向之变。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三个民生”的新观点,拓展了富民内涵。底线民生,重在为困难群众生活托底;基本民生,重在保障城乡居民各方面的基本权益;质量民生,重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新期待新需求。
如何把力量集中起来,心往富民想,劲往富民使?如何把资源集中起来,优先向富民产业聚集、向富民项目倾斜、向富民平台投放?如何把政策集中起来,形成集成效应,释放更多红利?这是省委领导同志思考的问题,也是县委书记工作讲坛上布置的考题。
聚焦富民,政府之手、市场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今天江苏大地上的富民亮点越来越多,富民特色产业越来越多。
“花木卖出去了,人回来了,镇村有了生机。”在沭阳,25万人“靠花吃花”,31个花木淘宝村、3万多个网店竞相争艳,平均每秒有3.75件快递从这里发出。
“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盱眙的龙虾产业年直接收入超过7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50亿元。全县10万农民通过从事龙虾养殖、贩运、烹饪等相继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种资源就是一张名片;一个产业就能带动一方崛起。”东海水晶产业拉出的“富民链”,使得东海人的腰包更鼓了。东海县水晶城里,有3000多水晶商户。知名的“水晶淘宝村”,年交易额超2亿元。
聚焦富民,“加减乘除”法正在江苏形成综合效应。
把富民产业作为最大支撑、把自主创业作为最大潜力、把公共服务作为最大普惠……
“加法”,提高了收入、增加了福祉。
“减法”,减轻负担、减少烦忧。不仅减少“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基本支出,还重视减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刚性和不确定性的支出。用基本公共服务开支的“减”,换取收入含金量的“增”、“隐性财富”的增。
“乘法”,充分释放富民的乘数效应。一项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个个关键服务平台的搭建、一条条重大公共政策的出台,以乘数加速度的方式,激发人们创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财富快速增长。
“除法”,破除影响富民的制约和羁绊。通过改革破障,形成有利于富民的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释放更多的富民红利。
(四)
环境美,既是生态福祉,也是核心竞争力。
“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不能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恶化了,那就得不偿失了。”“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坚持不懈抓下去,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嘱托,充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法。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古诗词里的江苏,正是好风景成就了好意境。
今天,生态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江苏最值得珍视的竞争力。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同等条件下,哪里生态好,哪里对高科技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就更强。有了好生态作底色,发展才能成为亮色。
而必须正视的是,江苏经济体量大、环境容量小,生态环境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突出短板。江苏的发展,不仅要提升科技含量,更要彰显生态特色。江苏的发展要有这样“一杆秤”,“秤”的一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生态就是那个秤砣,秤砣虽小,但要压千斤!
由此,2016年底,一场保卫蓝天碧水的“263”专项行动在全省展开。省委主要领导提出,要把补齐生态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高度的共识、高度的警醒、高度的自觉,全力打赢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促进全省环境质量尽快明显好转。
今天,走近江苏的大小河道,都可以在岸边看到一块醒目的河长公示牌,上面详细记载着河流简介,各级河长姓名、职务、主要任务,以及红色的监督电话。早在2007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探索河长制。河长制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江苏随即升级为“断面长制”。最近,《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获得审议通过,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河长制在江苏以立法的形式被确认。
河长治河,又见水清河晏。与此同时,在江苏大地上,一篇更恢弘的水文章正在书写。最近,随着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谋划成形,江淮生态经济区脱胎而出。在这里,水面面积达到5585平方公里,占全省水面面积的近1/3。在这里,重在展现江苏发展的生态价值、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而水,就是其最宝贵的生态家底。做足做活水文章,江淮生态经济区成为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
环境美,不只是“保卫之战”,也是转型之路。走进今天的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湖阔水清、绿林成荫、游人如织。历经风霜的百年矿区,脱胎换骨成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历史性蜕变。
生态环境,也在改变着江苏的乡村。当前,全省大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结合,让乡村实现复兴,让江苏的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让江苏的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
(五)
社会文明程度高,既是江苏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深层动力。
“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这就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点明了文化、文明的重要性。
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是全社会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今天,走进南京中山北路的新华书店,一套14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被摆在显眼位置。这部丛书由江苏160多位学者精心凝铸而成,是国内第一套全面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范畴的系列研究著作。以书为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流进基层“田间地头”。
在提升境界中确立目标定位,文明成为江苏“十三五”主要指标。今年初,2016年江苏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正式发布,全省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为87.08,比上一年提高0.83。这项测评重点围绕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道德建设、文明风尚、人文关怀、社会治理等展开,被列入江苏“十三五”主要指标,到2020年分值目标为90以上。
在价值引领中建设精神家园,文明正成为江苏城市的新名片。目前,江苏有9座全国文明城市、14户全国文明家庭,全省社会文明程度测评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六)
奋进者,脚步永不停歇。
党的十九大,将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引领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指引中国这艘宏伟航船继续破浪前行。
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江苏,改革开放的前沿,创新理论的重要发源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由江苏学者研究提出,小康社会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视察苏州后逐步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完整提出。在新的发展征程上,江苏如何更好地肩负起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光荣使命,是摆在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水韵江苏,是一张最美名片,也是宝贵的发展资源;吴韵汉风,是千年悠长文脉,也是奋进的精神底色。今天,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既为辉煌的昨天喝彩,更要为美好的明天添彩, 新起点上再出发!
追逐梦想,放眼未来,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审视和定位自身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机遇中寻找机遇,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一定能早日成为江苏锦绣大地上的现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