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 影像见证新南京”图片展走进文博场馆 市民游客齐赞“强富美高”新南京
“我的家乡美如画!”“南京还有这么多好去处没来得及去,下一个长假我们还要来!”……国庆假期,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日报社承办的“喜迎十九大影像见证新南京”图片展在六朝博物馆、市民俗博物馆、金陵美术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书画院等文博场馆展出,吸引众多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参观。
图片展参展图片是从南京日报“‘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影像资料库”的近7万张新闻图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约300幅图片按照“强富美高”四大板块制作成展板,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与辉煌成就。在文博场馆,展板大多放置在一进门的显著位置,吸睛效果十足,每一个走进这些文博场馆的参观者,都会不由得停下脚步细细欣赏和品味。
10月3日,市民李智一家三口来到了六朝博物馆。在“百姓富”展板前,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家门口的菜场。李智告诉记者:“以前特别怕去菜场买菜,黑乎乎乱糟糟的,人挤人,而且气味别提有多难闻了。前两年经过提档升级,菜场现在特别高大上,干净又通透,而且很宽敞,跟大超市也差不多了。”在这座他们几乎天天光顾的菜场照片前,一家人灿烂地笑着,伸出手指比起V字,请记者帮他们留下合影。
10月4日,摄影爱好者葛玉堂在金陵美术馆被图片展深深吸引。“退休之后就在钻研摄影,虽然为了拍照走了南京的很多地方,但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美、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看了这个展览以后,我非常想把拍摄地点都走一圈。”《俯看水一方》《老山脚下世外桃源》等照片让葛玉堂非常着迷,“好多照片都是无人机航拍的,特别大气、特别美,我也想买一台无人机,希望到时能拍出一样好的照片来。”身为老南京,葛玉堂感叹自己的家乡变化如此之大,“看到这些图片,会发现每时每刻自己的身边都在悄悄改变,越来越好。我的家乡,有林立高楼,有美丽乡村,有高精尖科技,有淳朴农家乐……我们‘大蓝鲸’真是太棒了!”
本报记者邢虹本报实习生鲁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