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严禁学生坐“爱心座” 错在哪?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9-20 07:43:00

  中国江苏网9月20日讯 新华网报道,陕西某市教育局近日开展中小学生“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其中提到即便“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中小学生也不得坐用,此事引发热议。专家表示,此举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方法有待商榷。

  甲方

  “强制”性的道德教育 只能适得其反

  首先,从基本话语逻辑上看,“严禁中小学学生坐‘爱心座’”做法,就存在十分明显的逻辑矛盾。因为一般均属于“未成年人”或“儿童”范畴的中小学学生,原本就属于是“老、弱、病、残、孕”中的“弱”,实乃整个社会必须优先保护、照顾的对象。一面强调“爱心专座”的专用性,而一面又 “严禁中小学学生坐‘爱心座’”,将原本也属于“爱心座”服务对象的中小学生完全排斥在外,是自相矛盾的,有违“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社会价值理念。

  其二,进一步从道德教育角度看,以“严禁中小学学生坐‘爱心座’”这种简单生硬的“禁令”方式,来推行原本属于道德范畴的“爱心让座”问题,同样也是很不恰当的。众所周知,无论是公交车专门为特殊人群设置的“爱心专座”,还是其背后所倡导的“让座”行为,从根本上看,实际上都只是一个基于人们内在自觉自愿的道德问题,而并非可以通过简单外力强制干预的法律问题,其相应的推广过程只能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而不能是“强行灌输、耳提面命”;否则,动辄以“严禁学生坐‘爱心座’”这样简单粗暴的道德绑架方式去强行“让座”这样的道德问题,这种非道德的方式,不仅不可能真正有益于弘扬道德,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彻底走向道德的反面,或者让一些人因反感道德绑架而选择对许多道德行为“敬而远之”,或者催生各种虚与委蛇、“不走心”的虚假道德表演、导致“假道学”盛行。

  最后,从行政管理角度,企图通过“严禁学生坐‘爱心座’”这种简单“一刀切”的行政命令,来推动“遵守交规文明出行”这样的“专题教育活动”,可以说,不仅实际的行政效果令人担心质疑,而且从行政作风上,也存在明显的“脱离实际、不求实效”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嫌疑。这诚如有民众指出的,此规定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内容过于苛刻,既然是“爱心专座”,更多体现在“让”;有座位不让坐,小孩子站着反而危险性高。湖北 张贵峰

  乙方

  忽视教育规律“迎检” 传递错误观念

  要真正读懂这项规定,必须细查有关通知发布的背景。在某市教育局官方网站的有关通知开头就详细提到了:“2017年文明城市国家验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全市进入迎检状态……结合近期创文检查发现的问题,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

  教育局之所以有这样的活动安排,而且用语那样“焦灼”,要求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做到“严禁学生在‘爱心专座’落座”,并且还要每名学生书写一份“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承诺书,自查不文明出行陋习,套用当地媒体的说法,这应该也算是“创文百日攻坚行动”的一部分。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应该有所“释然”,这不就是以“活动”来落实“迎检”的习惯作业吗?再按照通知精神,这件早在9月12日之前就已经完成的“任务”,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了学校日常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一丝文明的“涟漪”,还真不敢做太高估计,甚至完全不能排除,有关学校在收到该通知之后,也只是心照不宣地当成一件“差事”来办的,这种带“刺激性”的禁令未尝不是一种引发关注、刷存在感和成绩单的策略。

  教育部不久前刚刚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其中提到包括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等德育工作的六大途径。真要抓文明养成,有的是细水长流、丝丝入扣的办法,作为历史文化古城,更有着丰厚资源,教育局何必急火火凑这热闹?“创文迎检”任务真的很重吗?真的有对中小学生让座的考核和要求?如果考核不合理,可以向上级提意见,如果是自己矫枉过正非要为“迎检”弄出点水花来,那么理解力和执行力就要尽快调适。

  “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也严禁学生落座的规定,还有仿照着成年人的模板,让孩子们一次性签一份承诺书,看来很大程度是为了迎合或者说是曲解行政任务,故意忽视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行为。由此传递给孩子们的不仅不会是优良的习惯,还会是“论德以权”等错误观念,还是赶紧纠正了好。陕西 张 翼

标签:爱心;学生;道德;严禁;文明;教育;交规;活动;专座;教育局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