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探寻生态与发展的“最大绿色公约数”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黄贤金   2017-09-13 07:44:00

  人类社会因流域而生存和繁荣,流域生态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水关系最为集中的体现。江淮生态大走廊要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地关系格局,需要以探寻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的最大绿色公约数为前提。

  保有河流自然属性,构筑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新空间。人与流域关系发展历经了膜拜自然、破坏自然、协调自然三个阶段。通过一段时期人类通过对自身能力过高估计的“试错”,不断探寻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的“最大绿色公约数”。比如,莱茵河生态治理,着重协调国家及国家内部地区之间关系,达成实现莱茵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整体性统一认识,并采取削减莱茵河流域污染排放、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生态治理措施,实现了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的协同。

  江淮生态大走廊,连接长江、淮河以及有关湖泊等生态走廊,其规划建设要基于这些生态走廊的内在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按照生态伦理的理念,充分凸显河流自然属性特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特征的整体性以及重点水生态系统节点,如重要湿地空间、重要渔业资源保护空间、水源地区域等;同时,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流域以及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容量为“底盘”,合理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城市及产业发展,探索人水和谐的平衡空间。

  强化流域综合管理,构建可持续增长的流域经济体系。让流域综合管理成为推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的关键。美国田纳西河流域,20世纪30年代初是美国低收入水平、低城市化发展区域。1933 年,联邦政府机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综合开发,田纳西河干流上兴建了具有综合功能的水利体系,在有效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旅游业发展。

  江淮生态大走廊是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的重要保障,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最重要的生态安全走廊,以及淮河入江水道整治的重要工程所在地。这一走廊区域所涵盖的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徐州等5市,是我省经济正在崛起发展的新空间。要通过对江淮生态大走廊区域的统筹规划管理,实现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发展共同,从全流域协同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关系,实现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的总体平衡,全面提升生态大走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流域生态资产保值增值,构建绿水青山国土新空间。流域生态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流域开发的前提,即在流域区域发展中,不断改善流域生态系统,提升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或重构的过程,也是一个生态产品需求的创造过程。美国爱达荷州一河流经营开发公司实施“河流经营计划”, 创造出州内第一条鲑鱼可以产卵的都市河流, 并将其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结合起来, 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

  江淮生态大走廊要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清水走廊,拥有微山湖、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湖泊生态板块,是重要的生态空间带。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需要结合自然资源负债表制度的试点示范,构建符合江淮生态大走廊区域特征的生态资产价值核算体系,以生态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打造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探索社区参与机制,构筑生态富民的生态大走廊。生态资本不断增值以及人们对于生态资本需求的不断增加, 使得生态经营效益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不断增加,以及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日益完善,将改变生态脆弱区或保护区城乡居民的生计方式,实现有效生态富民。从1978 年开始, 加拿大魁北克省开始通过建立资源开发区实施资源保护。每个开发区都由一个非赢利性公司专门管理, 其与政府签定合约, 通过对使用者收费发展休闲业, 帮助监控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随着经营收入不断增加, 资源开发区不断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条件, 野生动物数量不减反增。

  江苏省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区30个,有15个在江淮生态大走廊区域。进一步建设湿地或自然保护区,需要改变“画地为牢”式的管理体制,让社区或当地居民融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探索流域生态治理保护的社区参与机制,为生态富民提供制度保障,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效率,为改善居民生态福利、促进生态富民提供积极支撑。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