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公证社会满意率持续攀升
蒋文超摄
法治惠民,公证进社区。
延伸服务触角,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法润江苏春风行动,公证在行动。
公证敬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整合传统业务,开展家事公证,提供贴身式、保姆式服务。
三八妇女节,公证助力妇女维权。
热情专业的服务,赢得群众口碑和社会认可。
中国江苏网9月1日讯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公共法律服务已成为保障社会和人民群众所必须的法律服务,公证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江苏省司法厅党委持续推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公证行业建设,紧紧围绕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秉持“民生逻辑”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聚焦公证惠民,扩大服务供给,有效推动公证转型升级,增强了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和保障。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公证的社会满意率由2013年底的75.76%上升到2016年底的98.96%。
转变体制,服务能力持续强化
公证体制改革是简政放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公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2015年,江苏省司法厅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请省政府明确公证机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性质,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取消行政性质公证机构收费,不改革就取消年度评先创优资格,不改革就季度通报点名批评,各项政策倒逼全系统形成“必须改革、抓紧改革、改要改好”的浓厚氛围,加快了各地公证机构体制改革进程。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省103家行政性质公证处,全部改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激发了事业发展动力。全省办证量由2013年的76.64万件上升到88.91万件,人均办证量由1212.7 件上升到1392件。
与此同时,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3年行动,从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财务资产与收入分配管理、信息化建设、考核评价等8个方面,全面强化公证机构建设,从根源上破解部分公证机构服务设施欠缺、服务供给不足、内部管理松散、质量问题多发等问题。目前,全省公证处各项现代化办公、通讯和交通工具全部配备到位,100%实现临街落地,公证员人均办公用房面积达70.1平方米,机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公证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百姓,必须有统一的社会标识和形象展示。2015年,江苏研发了《公证机构形象导视识别系统》,统一规范公证机构悬挂式标准小灯箱、门楣标识、竖式灯箱、户外门楣、门条标识等内容,主题形象生动、色彩简洁明快的标识系统,不仅充分体现公证机构中立、诚信、公正的法律服务宗旨,而且方便群众熟知、便捷找到公证服务。
人人是窗口,事事皆形象,公证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关乎业务发展。江苏连续三年举办“公行天下”论坛,评选“江苏公证十大案例”,组织公证员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融专家讲座、业务交流、理论研究为一体,加强基本业务技能的培训、新型业务拓展的研究,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制度监管、技术防范”四位一体的能力建设体系。
数据驱动,服务质量有效管控
江苏公证的年均办证量在89万件左右,有效加强质量监管摆上了厅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2014年,研发推广“江苏省公证业务系统”,组建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公证专用网,104家公证处全部实现在线办证和实时数据管理,从受理到归档全程可视可控可留痕。信息化手段的全面运用,有效摆脱以往由各地报送卷宗的检查方式,采取网上随机抽卷、集中阅卷评审、统一评定等级的方式随时检查,定期统计、分析、通报错(假)证、不予采信公证书、公证赔偿案件,及时发现质量问题、规范执业行为、前移预防关口。
对网上质量巡查发现的薄弱公证处、公证员,江苏探索建立了全省质量检查末位约谈、专家对口辅导培训和结对帮扶机制,在公证处内部实行结对帮带的基础上,推行13个设区市互助帮扶结对,支持县域公证处初任公证员到设区市跟班学习,苏北地区初任公证员到苏南跟班见学,定期开展考察交流,协同组织岗位练兵、业务培训、质量管控,提升了全省公证整体质量建设水平。
常态化、经常化的网上质量巡查和有效的考核帮扶机制,直接推动全省各公证处普遍设立公证质量检验员,强化卷宗评查工作;建立证据材料核查机制,规范不同公证事项需要核查的具体情节和证据材料类型;建立重大疑难公证讨论会办制度,对新型、疑难、复杂的公证事项,由公证处主任办公会或全体公证员会议讨论决定,确保办证质量。
业务系统的运行产生积累了260余万件办证数据。江苏及时开发挖掘海量数据,将“死卷宗”变成“活数据”,助力提升公证质量。目前,已经建成江苏“公证遗嘱库”,整体录入1980年以来全省办理的遗嘱公证、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和撤销遗嘱的声明书公证事项11万余份,涉及30余万人,有效解决了对继承人所持遗嘱唯一性的核查问题;建成“民间借贷信息数据库”,要素提取校验办证数量、标的额、借款用途、利率、违约率、强制执行率等信息,对办证风险提出预警,杜绝不合法借贷款情况发生;建成“公证信用信息数据库”,收集公证当事人使用虚假材料、隐瞒客观事实、冒用虚假身份骗取公证书的失信行为记录数据3766项,涉及1953人,即时发送各公证机构联网警示,并与全省各征信机构共享,有效防止骗取公证书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当前,省司法厅正在紧紧围绕“标准导向、全程管理、数据驱动”的总体思路,以推动公证行业实现创新发展、开放共享、质量安全为目标,全力改造公证业务办证系统,搭建全省公证数据中心,形成行业集成、数据贯通、智能高效的公证信息化管理和业务网络,精准对接公证服务需求,带动公证业务拓展与创新。
需求导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始终关注社会和民生需求,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公证活力,最大限度实现公证价值。近年来,江苏着力在“便民、惠民”上做文章,实现了事业发展和服务社会双赢。
——在拓展服务平台上下功夫。“没想到这么快就办了公证,不仅节省时间路费,还免受舟车劳顿之苦。”拿着南京公证处快递寄来公证书的大学生小郝兴奋异常,数天前他还因为要出国留学却忘记办理无犯罪记录公证的手续,而焦急万分。得知办理公证业务现在已经可以网上进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小郝点开了南京公证处在线受理平台,并按照操作指南,填写了有关资料,提交了身份证明,支付了公证费用。走完程序后,他又通过在线视频与公证员王芃直接沟通,并在办证查询系统获得核实,三天之后就如愿拿到了公证书。大学生小郝的这种感慨,在江苏已经成为常态。江苏积极打造“互联网+公证”服务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虚拟服务与实体服务融合发展。线上,全省开通“公证在线受理平台”,嵌入各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系统和“智慧城市”掌上服务平台,推行6大类36种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证事项网上办理,群众可在线申请、上传资料、在线缴费,努力为当事人提供及时性、一站式、便捷化的优质高效公证服务。线下,在公共法律服务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指挥部、大中型企业,设立20187个办证点或联系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公证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触角进一步延伸,效能进一步提升。
——在优化服务机制上求突破。在全省统一施行服务承诺、周六固定值班、预约办证、缩短办证周期等便民措施,进一步加大了便民力度。近年来,江苏公证与公安、民政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机制,为当事人办证即时查询身份、户籍、无犯罪、婚姻状况等信息,减少了当事人收集证明材料的奔波之苦,减轻了社会证明负担,初步实现“信息数据多跑腿、当事人少走路”。推行主动调查核实,对住所地、死亡、学历、学位等四类公证事项,公证处主动调查取证;倡导绿色继承,公证处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线索,调取相关材料。“最多跑一次”已经成为江苏公证服务的知名品牌。年初,长期在广东生活工作的王女士父母意外去世,在镇江某小区留下了一套房产。按照以往,王女士要办继承公证,至少要亲自跑几个部门收集证明材料,而今镇江公证处开通了绿色继承服务,王女士只需要提交父母死亡证明等基本材料,其他材料由公证处根据线索调查收集,公证员相继去了其父母户籍所在派出所、父亲生前工作单位和母亲档案保管处人社局退管中心调查取证,收集齐材料后,及时为她出具了公证书。拿到公证书,王女士无限感慨:“真没想到这么省事、这么快就办好了公证,江苏公证真是便民。”
——在落实惠民利民上有担当。房地产市场调控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百姓关心。为确保购房人获得公平购房机会,江苏细化了《商品房摇号现场监督公证业务操作指引》及相关程序规则,有效杜绝了开发商藏匿隐瞒房源、故意人为内部销售、虚构购房人数。2017年5月31日上午,南京公证处在其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直播“悦山名邸”“都荟雅居”两个热门楼盘共354套商品住房选房顺序摇号,全国范围内首次购房公证摇号,引发网民热议,得到普遍好评。截至8月30日,南京公证摇号45个楼盘,10380套商品住房吸引了35941组合格意向购房人,以往开盘前全家总动员、连夜排队,开盘现场百米冲刺选房区等种种折腾现象,得到彻底扭转。全省公证行业着眼“大民生”的视野把握百姓期盼,大力推行《公证法律援助实施办法》,每年省、市、县联动开展集中性“公证暖心五项行动”“公证敬老月”“公证公益月”以及“公证助残月”等活动,常年对70周岁以上高龄居民办理遗嘱公证,对低保人员、农村“五保”人员、无固定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对申办救济金、低保、给付赡养费和抚养费的困难群众减免服务收费,全行业每年都办理公益公证事项2万余件,减免收费在600万元以上。“公证宣传日”“公证开放日”“法润江苏”“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送法进监狱”“送法进军营”,江苏公证年均举办现场咨询1500余场次,解答各类咨询4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万余份,形式多样的深入最基层的贴近服务,让全社会感受到了公证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省协会秘书处被省老龄委评为“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有5个公证机构、9名公证员被评为“法润江苏”活动先进,连云港公证处荣获集体三等功。
——在创新业务领域上有探索。公证具有优先证明效力、强制执行效力、法律行为生效要件效力的制度优势,在防范金融债权风险、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2012年来,公证行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服务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拓展建设项目招投标、知识产权保护、融资引资、兼并重组、公司上市等服务领域,为商贸交易证据保全、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企业融资和预防纠纷争议解决等提供公证服务。2016年8月,在世界中小型液化气船细分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的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被当地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公司有员工近万名,如果直接宣告破产,会造成众多人下岗,社会负面影响极大,还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而且公司是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和海洋工程装备重点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曾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创新成果奖,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但生产团队和生产线仍然完整,极具挽救价值。据此,法院裁定公司进行重组。然而公司涉及债务金额超90亿元,有400余名债权人,如果投票表决,这些人分布全国各地,不可能全部到场,未到场参加投票的债权人日后很可能会对开票过程的真实性提出异议。鉴于此,法院决定采用现场投票与信函表决结合、定时统一开票的规则进行投票表决,对开票过程进行公证。公证处受理申请后,加班加点进行准备,精心做好每一个环节工作,顺利为开票过程进行了证据保全,协助法院挽救了企业。一件公证不仅预防了日后可能发生的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而且保护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据悉,全省公证机构已与150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为企业提供转型法律服务意见5000余条,涉及金额28亿元,参与沿江、沿海开发和重大项目论证100余次,提供法律意见、措施和预案300余条。积极试点公证对接诉讼,在家事、商事等领域开展公证和调解服务,广泛介入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充分发挥了公证预防纠纷的职能作用。泰州市公证拆迁项目化与南京市江宁区公证介入房屋拆迁矛盾纠纷化解的经验做法,受到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江苏省公证行业主动对接需求、服务大局,坚持创新驱动谋发展、法治富民搞服务,以其公益性、中立性、专业性和公信力的优势与特征,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民生幸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赢得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介绍,“多设一家公证处,就可少设一家法院”。公证作为预防性司法制度,有着中立衡平性、法定证明力和强制执行力等天然优势,是预防和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防线。江苏公证将永远追求“公益为本,服务为民”,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工作标准,以“补齐发展短板、提升服务质效”为工作主线,进一步立创新之志,谋发展之策,求惠民之效,进一步扩大公证服务保障范围和质量,为打赢“两聚一高”主攻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