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金舵手” 深潜“定海针”
中国江苏网8月30日讯 没进过潜艇,是无法感受到潜艇兵的艰苦的。逼仄的空间里有些战位连转个身都困难。床铺上中下三层,七尺男儿想睡进去简直要平着“片”进去。这样的床还得一床多用,要经常拼起来开会、吃饭甚至做手术!在这样艰苦的空间,海军一级军士长,被称为“金舵手”的现任某潜艇支队技师戴长宏,曾经接连执行几个任务,连续驻扎超过300天。有他掌舵,一条艇的人都放心。
戴长宏,江苏高邮人。1990年春,因为想做一根守疆卫国的牢固“钢钉”,高考备考中的他偷偷报名参军。入伍后,戴长宏铆足干劲学习专业知识,第一次下艇队即展现过人天赋,零差错报出所有信号指令,艇长当即决定调他到重要战位,从此开启了他的“军中学霸”模式。由于舵信专业比武他总是第一,支队十多年前便作出规定:取消他参加支队级比赛资格,直接升任为考官。入伍27年来,戴长宏先后在四型8艘潜艇担任主操舵手,安全潜航数十万海里,航迹横跨两大海洋,被战士们誉为水下蓝鲸“金舵手”、深潜大洋的“定海针”。今年,戴长宏又先后荣获“东海强军先锋”称号和国务院特殊津贴。
舵手精准操控直接关系到潜艇的安全,深度差要控制在0.5米之内,某潜艇艇长何晓剑说:“他这人特点就是勤学苦练善思,深度差能掌控在0.1米范围之内,反应快而准。有一次我们出航还未下潜前,经过一段狭窄水道,商船很多,方向舵突然失灵,很容易触礁或者与商船相撞,戴长宏18秒就从舰桥下到二舱并完成险情处理。”然而,身手矫健的他,有时手一把上方向盘,十几个小时坐在位置上不能离开,任务结束后站都站不起来。有一年夏天,戴长宏和战友们正在太平洋上驾艇执行远航任务。潜艇从大洋深处浮起准备充电,但海况恶劣,远远超出了潜艇水下充电状态的航行要求。但若浮起至水面充电,一旦暴露目标,整个航程将前功尽弃。重任在肩,戴长宏7小时像钉子一样站着,沉稳操控,等水下充电完毕,他已经双腿麻木难以挪步,时任艇长刘荣富搀扶着他走下战位,特批了一盆水,让他洗个凉水澡。
戴长宏是铁打的营盘里铁打的兵,近三十年如一日在一个岗位上刻苦钻研,成了支队争来抢去的香饽饽。有一年,东海某海域,上级组织一次大规模联合演习,某艇首次执行2枚导弹齐射任务,且实射的导弹尚属首次使用。任务刚下达,艇长叶晋便火急火燎找到支队领导,点名要戴长宏。深海“打弹”,潜艇丝毫摇摆,战雷便会偏离。实射那天戴长宏沉着操起舵盘,按计划将潜艇精准驾驭至既定深度。“轰!”“轰!”两枚导弹冲出水面,成功击毁目标。艇队受到上级通令表彰。
普通人进潜艇,各种机器噪音嘈杂,但在戴长宏耳朵里却是一首熟悉的乐曲,哪个音不对劲他立刻就能感觉到。每上一艇前他都要先“望闻问切”,对舰艇状况做到了如指掌。一次,某艇水下高速试航前预测,航行中戴长宏发现舵角零位异常。原以为风速影响,可测风后仍出现偏差,随艇厂家人员一致认为操纵原因。当晚,戴长宏反复检查测量,判断水下传动装置故障,并建议取消次日高速试航计划,进坞检查,实际情况证实了他的判断,解决了重大事故隐患。多年来,戴长宏反复研究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潜艇操纵方法和技能,创新“静舵隐蔽操纵法”,大幅降低艇体噪音。“我对学习比较着迷,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追根溯源知道为什么。”当年执行接艇任务,他为了熟练掌握新舰艇的各项技术,刻苦钻研,整整“抠坏了五张图纸”。入伍以来,戴长宏发现重大隐患数十起,填补了连接杆同轴线检查等多项空白,解决潜艇设计缺陷11项,被采纳改装建议136条。
2006年,戴长宏开始编写教材。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操纵经验,他将四型潜艇操舵的共性和个性化差异,进行梳理并编写了3本艇员级维修与使用教材。教材由海军潜艇局出版,下发潜艇部队、科研院所和军校使用。这些贴近实际、通俗易懂的教材,不仅缩短了学员的培养周期,也缩短了整个潜艇舵信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过去都是师带徒模式,在代际传承中不能保证质量,现在戴长宏的教材把技术经验理论化、体系化,对培养后续人才是非常宝贵的资料。”航海业务长赵海洲告诉记者。近年来,戴长宏先后编写47本教材教案、40余个课件,撰写21篇论文、4套题库,年均组织专业授课80余次,指导36人成为舵信技师和航海军官,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水兵教授”。他说,眼看要退休,“要抓紧这最后3年,多教出一些金牌兵”。
一次任务执行,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两个月,严明的纪律,让潜艇兵毫无征兆地音讯全无。妻子孔金妹对这样的生活早已习以为常,唯有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在日历上勾画别离的日子。有一年,戴长宏执行某专项任务。出发前孔金妹照例询问一句:“多长时间回来?”“这次任务可能比以往长一点。”戴长宏沉吟半天说。结果这一次任务,孔金妹在日历上画了300多个圈。在爸爸“缺席”的日子里,女儿只有抱着T恤告诉妈妈,这件是爸爸的味道。“自古家国不能两全,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这辈子总得为国家干点什么。”谈起家人,戴长宏眼中充满歉疚,“等我退休了,我会把对她们的亏欠,尽己所能补起来。”
本报记者 汪 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