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雁领着穷村百姓创业来
“时代楷模”连云港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左)在介绍产品。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 宁摄
钟佰均介绍村史。
中国江苏网8月8日讯 “我始终坚信,只要选好一条路子、实干苦干,就一定能拔出西棘荡的‘穷根’,带着全村人一起过上好日子!”怀着这一质朴而沉甸甸的信念,19年前临危受命担任连云港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当家人,钟佰均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这个穷村蝶变为富裕和谐的经济强村、省级文明村,打造出带领农民致富的一个“苏北样板”。
一张旧渔网,
拉出富民新产业
西棘荡村没有海岸线,却收购了全国90%的旧渔网,拉出一条致富产业链。
20年前,这里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光棍村。“荆棘丛生,苍茫荒凉”,西棘荡村名便是由此而来。这片地处苏鲁交界的丘陵山区,虽然距离大海仅10公里,但祖祖辈辈没能走出去。
“过去,全村没有一间好房子,也没有水泥路,一到下雨天,人人都成了‘泥腿子’。外面的姑娘不愿嫁进来,本村姑娘一心往外飞,日子过得真没什么希望!”村民张建国回忆起当年的穷苦,不禁叹了一口气。
如今,西棘荡村靠着回收旧渔网加工制成尼龙颗粒,或继续深加工纺丝、注塑出各种尼龙制品,成了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加工专业村,全国的废旧渔网,西棘荡村“吃掉”了约90%。村里有140多户颗粒加工户,人均收入2.2万元。
为村里选定发展路子,钟佰均并非没有走过弯路。听说山东沂源县的水果种植全国有名,他兴冲冲带领村干部去考察学习,引进美国红提葡萄,高薪聘请技术员指导,结果因海风盐分太高,葡萄一种下叶子就卷曲发蔫,更别提产量了。后来,钟佰均又尝试种植日本洋葱等经济作物,也都以失败告终。
“要让村子富起来,就必须走适合自己的路。”钟佰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后来注意到有浙江企业前来收购废旧渔网,他一路追踪后兴奋地发现,废旧渔网可以用来发展尼龙颗粒加工产业,“旧渔网加工过程技术要求不高,正适合咱们村的农民创业!”
但对于种了一辈子地的西棘荡村农民来说,这是个完全陌生的行当。想让村民愿意干,自己就必须带头干。2000年,钟佰均3次前往浙江宁波,下血本提前在村里建好厂房、拉上电、通上水。他用执着和真诚请来客商王立忠,与之联合投资100万元建起西棘荡村第一家颗粒加工厂,当年盈利100万元。
这下,村民们有了信心,钟佰均又手把手教村民建厂、加工、销售,帮他们跑土地、跑供电,还曾因此有了个外号“担保书记”——村民们缺少资产贷款不易,都是由他担保才得以贷款办厂。
咱村这年轻人,
创业路上“领头雁”
钟佰均是土生土长的西棘荡村人,高中毕业后就到县养殖公司工作,1998年他29岁时已是公司中层干部。乡党委急于改变西棘荡村的面貌,看中这个小伙子,和他商量回村干支部书记。
“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又要回到那个穷村子?”家人曾一致反对。但想想落后的家乡和依然穷困的乡亲,钟佰均一咬牙,挑起了这个沉重的担子。“我得为西棘荡做点什么,即使再难,也想试试。”
回村后所面对的,是负债近20万元的村集体、几乎瘫痪的村两委和一穷二白的村民们。钟佰均把全部的身心,扑在了这个面积1.9平方公里的小村里。“穷,不怕,怕的是失去志气。老百姓可以叹气,党员干部不能叹气,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这个村书记的职责!”
因为这个年轻人,村里刮起了创业风。干产业,难的是资金。钟佰均以自己的名义为村民担保、向信用社协调贷款,最多的一年,他身上担保的贷款超过300万元。
今年40岁的苏长德早年在东北打工,眼看着村里人一个个富了起来,便于2002年找到钟佰均,提出想跟着干尼龙颗粒加工。钟佰均二话没说,帮他担保贷款10万元。“就是靠着这笔启动资金,我的厂才发展到现在年产值1000多万元、利润50万元。我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多亏了咱们的‘担保书记’!”
过去被贫困束缚、思想保守的西棘荡人,在“领头雁”的带动下,变得敢冒险、敢创业、敢向市场要钱。“思想的转变,是我们村发展的核心动力。”钟佰均说,这群创业者,成为村里最大的财富。
回顾创业之初的激情岁月,钟佰均说:“担保有风险,可如果我不出面,村民就没办法创业,致富的希望就落空了。作为村支书,我就得有担当,有困难干部先上,有福利老百姓先享受。万一赔了,我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钱还上!”
昔日的年轻人,已成长为村民们的“主心骨”。随着村里尼龙颗粒加工企业的增多,无序竞争、产品质量下滑、不诚信等问题渐渐暴露出来,钟佰均牵头成立行业协会,统一提供购销服务,引导村民改变经营方式,让全村的颗粒加工产业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
思谋富长远,
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仅看眼前,还要虑长远,钟佰均的清晰思路让西棘荡村的产业发展少走了不少弯路,在小村庄也搞起了转型升级。
使用废旧渔网生产颗粒,没有有害气体产生,清洗渔网虽然产生污水,但其主要成分是泥和盐,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可钟佰均考虑到,西棘荡村地处丘陵,生产生活用水全部来自地下水,这些轻微污染如果积少成多,迟早成为影响村民健康的隐患。钟佰均召开村两委会,讨论建设污水处理厂,这让村民代表们一下子难以理解。“我们好不容易才富起来,正应该扩大生产,建这没有效益的污水处理厂干嘛?”西棘荡村妇女主任钟秀家中也开着颗粒加工厂,她当面质疑道。
“西棘荡村的工业必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得失,要着眼长远为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钟佰均向大家耐心解释。经过半年多的讨论、规划,全村上下终于达成统一意见。2013年3月,连云港市首个村级污水处理厂在西棘荡村建成,每天可处理污水500吨,村里的废水全部通入该厂。
绿色发展到底是什么?钟佰均先后8次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去苏南学习考察。“不去不知道,我们亲眼看到人家的机器比我们先进,废水废气废料都处理得非常好,经济效益也一点不差。”钟秀说,大家这才服气、转变了观念。
要想富,先修路,发展工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西棘荡村和山东日照岚山区只有5公里距离,但隔着一条绣针河,车辆无法往来。“要是能修一座桥直通岚山区,村里交通一下子就能改观!”钟佰均设想。
“两省交界的河道,哪是咱们一个村说修桥就能修的?”面对这样的质疑声,钟佰均奔走于赣榆区和岚山区之间,不知跑了多少部门,终于办好了建桥的手续。2013年7月,绣针河大桥正式开建,开工没多久,之前已与之谈好土地与青苗价格并补偿到位的岚山区村民却阻拦施工,要求更多补偿款。
西棘荡村委会主任苏日春回忆道:“对方村民把我们抽水的电闸扳了、挖掘机钥匙拔掉,还有些妇女坐在建了一半的桥墩里,工作难度相当大。”钟佰均硬着头皮进行协商,协调两边8个部门解决问题,大桥建设停工一年后于2014年9月复工。同年11月建成通车那天,不少村民自发赶来放鞭炮。
现在,钟佰均又有了新方向。循环经济产业园、农民创业园双园合一正在火热地规划建设。未来,柘汪镇全镇394家颗粒加工企业都要搬迁进来,废水、废气、废料统一处理,进行研发制造、延长产业链,让老百姓赚到更多的钱。
本报记者 吉凤竹 程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