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探访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人才 拥抱产业“春天”更需扎实创业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6-30 07:16:00

  7月10日,2017年第九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将如约而至。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创业周已成功吸引落户项目2997个,注册资本累计超过234亿元,落户项目中销售过亿元的有3家,新三板上市10家,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以人才和项目落户为目标,搭建一个高质量技术转移及产业化平台,也是苏州举办国际精英创业周重要目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真正有创业想法、创新意识的精英人士了解苏州产业发展情况,实际上更是一个产业信息沟通平台。”落户人才李磊说。

  2011年,年仅27岁的李磊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苏州,并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吴江,创立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化之路。

  此前,国内混合动力客车大部分使用的AMT(自动变速箱)都是国外的品牌,甚至国外单一品牌长期统治我国客车变速箱市场。而李磊带领团队研发出国内首个基于AMT技术的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让中国制造跻身世界水平,一举改变这种现象。现在,绿控不仅已为宇通客车、北汽福田、厦门金龙、苏州金龙、中通客车、恒通客车等国内20余家客车企业批量供货,还将产品销往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地。

  而就2016年,国家开展新能源汽车行业骗补核查工作,经历了大半年政策空窗期,行业整体低迷,产销增速收缩,整车厂与电池厂陷入生死棋局中。

  “新能源汽车代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往这个方向发展本身是没有错误的。钻空子、骗取补贴实际上是‘自毁长城’,越是在产业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我们越要苦练内功,静候产业春天来临。”李磊说,创业要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无论是汽车还是整车零部件制造,不能轻视发展过程。

  事实上,绿控正是在这种思路下,依托平稳的发展积蓄力量,实现“单点爆发”——在短短五年时间内,绿控已逐步形成年产3万套的规模,并实现年销量突破6000套,销售业绩突破5亿元。

  创业成功,从来都不是靠的投机取巧。尽管新兴产业的发展,总伴随着产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创新语境的快速形成,但唯有扎扎实实,创业之路才有可能愈加顺畅,这样的认知也得到越来越多创业周落户人才和企业的赞同。

  2012年,在日本有着20多年从业经历的洪峰在汾湖高新区创办苏州澳冠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并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相关活动,进一步对接相关资源。落户后,他将多年的日资企业管理经验及自身的技术能力带到苏州,把工业领域焊接技术与应用智能机器人系统有效结合,研发出一系列高端焊接机器人,同时为客户提供全套省时高效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机器人替代人工是一种趋势,并将影响制造业发展。但引爆点会在什么时候?我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时刻,这也最终激发我在2012年回国创业。”洪峰说,技术的积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苏州具有很强的工业基础,在这里沉下来钻研装备制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凭借这样的认识,洪峰带领澳冠瞅准机会,进军装备制造自动化领域。“前期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中厚板焊接机器人运用3大困难:客户的切板件加工尺寸不精确,一致性不好,即漏焊、偏焊;集成商对焊接工艺要求理解不足,出现焊接质量问题;市场误区,认为一切找机器人厂家,却发现很难得到最佳解决方案。” 洪峰说,问题点就是澳冠的用武之地。

  走进工厂一侧的智能车间,洪峰指着焊接机器人介绍,机器人焊接时的自动纠偏功能,会“跟踪”瑕疵,极大地减小了工装难度,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了焊接机器人项目的整体竞争力。

  如今,澳冠成功为工程机械、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电梯配件等众多领域的用户提供全系列、个性化的高质量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机器人切割工作站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生产能力与研发技术、实力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2015年成功登陆新三板,两年内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3亿元。

  创业者扎实创业,不仅会让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的品牌效应持续提升,更会让苏州的城市创新浓度不断增强。近年来,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苏州除了后期的“政策助攻”,也更加重视前期的认真筛选,完善“黑名单库”,以保证创业项目质量。“今年的创业周收到1854个报名项目,但其中也不乏‘跑会’‘混会’的情况,我们核实并拦截的项目就近300件。”苏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盛 峥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