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江苏把握富民“新内涵” 聚焦富民抓落实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6-29 06:56:00
新华时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聚焦富民”作为工作的鲜明导向。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再次专题研究富民工作。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江苏为什么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抓富民?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聚焦富民,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职责所在。以此来看,抓富民,怎么抓怎么聚焦都不为过。

  中国江苏网6月29日讯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聚焦富民”作为工作的鲜明导向。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再次专题研究富民工作。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江苏为什么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抓富民?

  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聚焦富民,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职责所在。以此来看,抓富民,怎么抓怎么聚焦都不为过。不过,既然富民是一直以来的责任,为什么时下要加以特别“聚焦”?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把握富民的“新内涵”。

  把握富民的“新内涵”,首先必须透过成绩看问题。从“强省富民”到“富民强省”,从“富民优先”到“强富美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一直把富民放在重要的位置。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富民工作取得重大成绩,但百姓不够富裕依然是一块突出的短板。按可比价测算,1978年到2016年,全省人均GDP年均增长11.2%,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只有9.3%,两者并不相称。江苏GDP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居民收入的排名与此并不相称。这说明,把握富民的“新内涵”,必须破除一些干部思想深处江苏富民“还可以”“过得去”的观念,认清江苏百姓经营性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低、中等收入群体的占比低的形势,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投身“聚焦富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把握富民的“新内涵”,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富民。去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152元和17606元,这是一个非常可观也来之不易的数字。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抓富民,省委提出要有“大民生”视野,既看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又看质量民生。所谓“质量民生”,就是要满足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新期待新要求。具体来讲,富民,不但要让百姓“有饭吃”,还要“吃得好”;不但“有学上”,还要“上好学”;不但“富口袋”,还要“富脑袋”。以此来看,把握富民的“新内涵”,就是要站在更高的视野来认识富民。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富民必须增加收入,不仅仅是提高百姓的富裕程度,更是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包括公共服务的享有、公共安全的保障、人均环境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让富民的内涵更丰富,更具时代感与发展性。

  把握富民的“新内涵”,最关键是要拿出富民的新思维新举措。百姓收入水平不高时,抓富民似乎可做的事情很多,可群众富起来以后反而觉得不知从何抓起,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在新形势下抓富民,必须跳出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摒弃旧思维,拿出新举措。比如,经济运行步入下行轨道后,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幅也在回落,这就要求我们在抓产业项目时更多考虑对居民增收的带动,而不单是做大经济总量;再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出现后,如果能够及时加以运用,藉此准确把握居民收入的真实状况和深层次问题,富民的决策将更加精准有效;又如,居民收入达到一定层次后,抓富民不但要出政策、给扶持,更要从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上寻求解决办法,不但要有扶贫脱贫、提高低保标准等治标办法,还要有鼓励创业创新、发展民营经济等治本之策,等等。

  总而言之,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就是要坚持把富民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把聚焦富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深化认识,努力创新举措,创造过硬的富民成果,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标签:富民;内涵;收入;把握;居民;江苏;聚焦;我们;生活;必须

责任编辑: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