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家央媒走进盐城“6·23”风灾灾区 见证不平凡的一年
盐城“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过去一周年,灾区再次成为全国人民牵挂的焦点。6月6日至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10多家中央媒体的记者深入灾区采访。这两天,中央各大媒体集中推出风灾一周年的报道,讲述灾区不平凡的一年,记录下昔日废墟旁矗立起美丽家园,受灾群众开启美好生活的巨变。
见证奇迹,坚韧力量就在这里
“粉墙黛瓦,花木扶疏,20个安置小区犹如灾后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风格各异景美如画。受灾群众称,没想到仅一年时间,就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灾后一年里,中新社江苏分社记者于从文、谷华“已记不清来过多少趟了”。他们亲眼见证灾后重建“江苏速度”。
这样的速度,在新华社江苏分社记者张展鹏眼中则是“奇迹般的变化”。“时隔一年,断壁残垣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安置小区、牢固美观的楼房、齐全的配套设施 ……” 他们将这样的巨变写进通讯《重建家园 重新就业 重拾信心》。
见证灾区的大爱情怀,见证废墟上的强大精神,走进灾区的央媒记者用新闻记录历史,记录根植于大地的中国力量。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用大量的灾前、灾后图片对比,讲述发生在苏北小城的今昔巨变。“中国人民就是这样,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面对天灾绝不屈服。”一篇《原来,你们总说的中国力量在这里》告诉世界:这里有中国速度,质朴的灾民一年内拿到钥匙,开始新生活;这里有中国精神,纯朴的农民用画笔描绘心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有中国希望,纯真的孩子又回到教室操场,让人看到未来。
这次采访,中国日报派出美籍记者梅根。在视频《盐城风灾一周年》中,梅根惊叹于盐城的重建速度:“尽管龙卷风带来的伤痛不会短时间内平复,但盐城人表现出的坚韧,会让他们一点点走出阴霾,而这一切正源于中国这个坚强的民族和社会的伟大。”
重走灾区,续写未讲完的故事
6月22日,新华社一篇特写《找到了高成奎》让人读来特别温暖,报道一出即被多家网站转载。
一年前,新华社记者李灿、杨绍功在灾区采访时,一直想报道阜宁县陈良镇丹平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成奎。“风灾中,高成奎的姐姐、姐姐的儿媳遇难,妻子也受了伤,但高成奎忙着救灾,3天没回家,带人从废墟中救出了38个乡亲。”可两位记者找寻多次都没能找到他,最后只能通过侧面了解的事迹,写成报道《“找不到”的高成奎》。
一年来,高成奎这位未谋面的主人公,一直令两位记者牵挂。6月6日,重返灾区的新华社记者再次踏上寻访之路。这回很顺利,因为高成奎“今天有时间了”。高成奎和老伴住在麦田边的一个窝棚里,一直住到今年6月初。记者写下这段敲打内心的文字:“这个外形像集装箱的棚子,用小树和竹子钉成框架,外面盖着芦苇、化肥袋、塑料布和花花绿绿的旧床单。”为何住在这里?因为“灾后,先建好的过渡板房要安置最困难的家庭,我们党员干部都不去住。后来虽然可以住上板房了,但我想,反正党员干部不能离村,白天也忙,不就是回来吃饭睡觉嘛,就干脆不搬了,住在这里!”
一年过去,545户受灾群众住上安置楼。而高成奎依然是那么忙碌,第二天,记者再次吃了“闭门羹”:“今天我接待不了你了!”原来,高成奎跑出去修水闸,修完一个点又去下一个点。
在盐城抗击“6·23”特大龙卷风纪念馆的解说词里,有这么一句话:“这个时候,人人都是高成奎!”
留下希望,让未来更好地前行
“昨天,只隐约可见,是过去的伤痛;今天,如不息的泉水,在脚下奔跑。昨天,我们种下了爱的种子;今天,我们收获了成熟的芳香;明天,会有更好的未来。” 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笔下《信心满满 收获满满》中满溢的感动,源自于“脸庞被晒得又黑又红,拿到新家钥匙满是激动”的村民,还有“顽强得就如石头缝里的小草”,带着村民奔向新希望的基层干部。
灾区的今天给人以希望。“6月17日上午,阜宁县板湖镇孔荡村集中安置点举行公开摇号选房,距盐城风灾一周年还有6天时间,灾后重建的20个集中安置点全部交付,阜宁、射阳5164户受灾群众全部可以搬进新家。” 6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孔荡村里分新房》,记录下灾区最后一个安置点的顺利交付。当天《人民日报》还刊发《灾后一年,住进幸福家园》,为人们展现灾区的崭新模样。
经济日报记者薛海燕不惜笔墨,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描述了乡村重新屹立起来后的勃勃生机。她在《重新屹立的乡村》中深情地写道:“一年过去,从阜宁到射阳,在龙卷风经过的风带上,一幢幢造型优美、结构坚固的新房竖立起来,清晰地勾勒出受灾群众的美好未来。”
这些记者的报道,是受灾一周年的纪念。而纪念,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