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嘉宾“回乡”诉乡情说发展 江宁“最强朋友圈”凝聚强大合力
昨日,数十位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的嘉宾参观了江宁黄龙岘和九龙湖国际企业总部园。 江宁人、江宁情、江宁缘…… 他们是影响甚远的社会精英,叱 咤风云的商界领袖;他们是人气 爆棚的学术大咖,青出于蓝的青 年才俊。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 业;一个共同的地方将他们紧紧 联系在一起——江宁。昨日,南 京江宁区邀请了数十位参加江苏 发展大会的江宁籍、在江宁工作 和投资兴业或跟江宁有项目、有 意向、有兴趣的重要嘉宾参会,参 观江宁黄龙岘和九龙湖国际企业 总部园,让嘉宾们深度了解江宁 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文历史 等,为江宁发展建言献策,壮大了 江宁的 “朋友圈” 。 通讯员 金传春 严帅 钱然 交汇点 南京晨报记者 成岗 胡亮
江宁“欢迎辞”江宁区区长祁豫玮:壮大江宁人的“朋友圈”
作江苏的发展窗口、南京的活力板块,江宁的综合实力位居省市前 列,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实在成果,最近,因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落实重大 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受国务院通报表扬。今年以来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 势, 1-4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4.3亿元,同比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12.8%,总量位居全省区县第二(超江阴10亿 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52.5亿元,同比增长4.8%;实际利用外资3.2亿 美元,同比增长12.5%;地方外贸出口201.4亿元,同比增长45.6%。 江宁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走过了一段转型发展的历 程。2000年12月撤县设区后,江宁的新型城镇化和产城融合步伐不 断加快,实现了南京郊区向现代化城市重要功能板块的转变。 “十三五”以来,我们深刻把握江宁的区位变化、功能变化、发展 方式变化和产业体系变化,鲜明地提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江苏 高端产业集聚区、长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美丽中国典范区和现代 化国际性南京主城南部中心。 空间形态丰富是江宁的地貌特征。 我们坚持全域统筹, 将1561平方公里优化确立为 “3个500”的国土 空间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第一个500平方公里是功能片区和新市镇,重点是优化城市现代 化布局和形态,实现建设空间高效集约发展,去年我们高起点高标准推 进了产业提升类、文化创意类、生态休旅类等13个特色小镇建设;第二个 500平方公里是美丽乡村示范区,重点推动农业空间净化有序发展,构筑 江宁美丽乡村新格局,西部43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基本建成,今年 美丽乡村覆盖率将达70%;第三个500平方公里是生态涵养不开发区, 重 点是引领生态空间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支撑。我们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 主攻方向,初步构建了汽车、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 造、生命科学、节能环保、文化休旅、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3+ 3+3”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汽车和智能电网并肩成为千亿级支柱 产业,去年汽车整车产量约占全国的2%、全省的42%,智能电网产业 产值约占全国的6.7%、全省的24%。 在注重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划定了77块 生态功能区和9个基本农田保护区,严守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特别 是今年,我们以“两减六治三提升”环保专项行动、断面达标、排水达 标区建设、黑臭河道治理为抓手,打一场生态环境治理与改善的攻坚 战,确保今年底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河道,用过硬的成果取信 于民,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借助江苏发展大会举办之机,我们搭建了与大家联系沟通、增 进感情、交流合作的平台,不仅壮大了我们江宁人的“朋友圈”,也凝 聚起“强富美高”新江宁建设的强大合力。我们真诚希望各位嘉宾 继续关注江宁、支持江宁、投资江宁;我们将以聚才聚心为导向,继 续坚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大力打造优良发展环境,不遗余力 支持大家在江宁创新创业,助力大家在前进 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经常能想起孩提时,江宁河边嬉戏玩耍的场 景,这些在脑海中已经定格的画面,永远也无法抹 去。”昨天上午,记者见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 城市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周海兵时,他正在向另外一 位嘉宾介绍江宁的历史风土人情。 周海兵是国内最早从事智慧城市、 3D GIS 技 术研究与应用的专家之一。2004年将skyline引 入中国并进行技术应用拓展和市场推广,由此与国 内的专家一起开拓中国近十年3D GIS繁荣的市场 和广泛的行业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三维地理信 息技术应用最好的区域。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 统、地理信息技术、数字城市共享与服务、 3D GIS 可视化技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以及公共信息平台 运营等方面。他是中国3D GIS领域的拓荒者,测 绘与地理信息(LBS)行业专家。 周海兵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江宁故事”,周海 兵称他是土生土长的江宁人,直到1994年才离开 江宁去北京求学。 说来也巧合,现任江宁区副区长的米永强,就是 他1990年到1994年在南京地质学校上学时的老 师,这次回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没想到还能偶遇老 师,这也是一次幸事。记者了解到,1994年周海兵 从南京地质学校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上大学的。 这次回来,感觉到江宁的变化特别大,当年离开 的时候,江宁区还是江宁县,很多道路不通,到处都是 泥土路,这次回来可大不一样啦,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的变化,很多道路修得整整齐齐,公路修到了家门口。
就拿这美丽乡村黄龙岘来说吧,周海兵指着眼 前的黄龙岘向记者讲述,这在他走的时候想都不敢 想,江宁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当时在老家湖熟, 到处都是黄土地,到了夏天几个孩子一起跑到河里 捉鱼、洗澡、嬉戏的场景到现在依然定格在脑海里, 永远也不会抹去。 谈到智慧城市,这可谓是周海兵的专业强项, 他告诉记者,智慧城市,就像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代 表着3个着力点,每一条边都应该做好,第一条边 就是环境的承载力、第二条边是执政的效力和民生 的服务、第三条边就是经济的繁荣;这个等边的三 角形要同时“长大”,智慧城市才能稳步提升,现在 这方面江宁做得特别好。 产业基础这一块也不错,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 进步都很好,尤其是环境的承载力,在很多城市当 中是最短的一条边。因为城市大了以后,交通、垃 圾、污染等都有很大的问题,这个环境承载力严重 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比如北京,像北京这样的城市 永远也成不了智慧城市,因为它的环境承载力,远 远小于它的人口聚集,制约了它的发展。 谈到给江宁的建议,周海兵表示,现如今,要突 出人才的优势,让这种人才实验的结果能够产业 化,以推动发展的战略。还要发展民营企业的特 点,把民营企业搞活,二次创业推动起来。在这个 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产业和金融相结合的系统, 江苏人产业做得很好,但金融是短板,要把金融补 起来会更好,江宁的建设也要从城乡、特色小镇、美 丽乡村、智慧城市的多角度出发。
江宁情 加拿大华商联合会执行主席王海澄: 第一个别墅就买在江宁 劝董明珠回江宁发展
推了两个饭局来到江宁,只想回到 “第二故乡”看看,对江宁的感情很 深。 昨天,记者在江宁还遇见了加拿大华商联合会执行主席王海澄。 他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不但是南京人,还是 “半 个江宁人” , 江宁也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自己买的第一套别墅就在江 宁百家湖,当时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只有江宁有别墅。 王海澄在海外生活过,很喜欢别墅,就在江宁买了一套,还喜欢江 宁的环境,现在江宁不光有美丽乡村,还有这么多的景色、景点,江宁的 发展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自己的企业也在江宁,非常看好江宁。 王海澄还称, 5月19日晚,他和董明珠有过一次小小的“争 论” ,自己在江宁有四处产业,帮助江宁的发展,劝身为江宁人的董 明珠也回乡投资,帮助家乡发展。
“江宁女婿”李旻 建设智慧城市 首先要“开导航”
昨天上午,江苏发展大会的嘉宾,来到江 宁的不止周海兵一位大咖,还有江苏省智慧 城市促进联盟理事长、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副 理事长、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李旻。 李旻告诉记者,其实他是一位江宁女婿, 妻子的老家是江宁湖熟,后来又搬到东山。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家又都搬到了台湾。 之前来江宁很少,但最近经常来,几 乎每周都要来个一两次,现在南京的发展 势头很好,尤其是江宁,对江宁的印象也 非常好,GDP排南京第一,地方比较大,经 济发展也比较快。 谈到江宁的环境,李旻表示,江宁是实 干派,愿意行动,但需要加强的是“顶层设 计” , 就像平时开车时导航一样,要先开启导航,你要去 哪里,目标是哪里,怎么走定好目标,这样才能避免交通拥堵。各个 部门都要协调联动起来,这也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奋斗目标。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夏铸九: 台大老校长叮嘱 要回南京看看“六朝松”
在江苏发展大会江宁行考察中,有一位嘉宾一直拿着相机四 处拍照,他就是江苏发展大会受邀嘉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 所名誉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夏铸九。昨天,记者在江 宁见到夏铸九时,他正拿着手机在园区拍景色,嘴中还称“这里的 景色太美了,和台湾差不多” 。 夏铸九告诉记者,他今年已70岁,出生在南京,但两岁时离开 南京去了台湾,直到四年前接到南京大学的邀请回来讲课,才第一 次回到南京。虽然离开的时候没有什么印象,但回来看到的南京 和之前听到的南京还是不一样。 现在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拍照,拍南京的景色,拍南京的大街 小巷和院落。现在经济发展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高楼平 地起,但南京是一座特别有韵味的城市,和别的城市还是不太一 样,有自己的特点。 他还认为,城市建筑的主角是人,以人为本是非常重要的提 法,城市主体是市民,要认识市民真实的需要。而建筑和城市就像 一个身体一样,气脉贯通,才能营造出宜居城市。 夏铸九还笑称,现在打算在南京买个房间,因为买不起房子, 只能买个房间,留下来好好教授课程,对江苏和南京的建设还有很 多想讲的,已写了很多材料,也希望有更多的学子看到。 “第一次回到南京开会时,我在台湾大学的老校长,也是老院 长就告诉我,回到南京一定要帮他看一看 ‘六朝松’”。夏铸九告诉 记者,他的老校长祖籍就是江苏宜兴,对江苏的感情很深,可惜老 校长在前年去世了。 夏铸九称,东南大学在江宁有九龙湖校区。此外,他这次来江 宁,主要是对江宁特别感兴趣,江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 越条件,只要好好地发展,未来潜力很大。他会写一份报告,建议 将江宁建设成航空城,把这份报告寄给省有关部门。
江宁缘 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教授鲁红兵: 被江宁的发展规划及政策所吸引
“我是湖北人,现在生活在美国,但我现在一个月左右来一次江 宁,算是半个江宁人了。”在江宁美丽乡村黄龙岘,鲁红兵教授一边用 手机拍下美丽的乡村美景,一边告诉记者。虽然每个月来往于美国 与中国,但鲁红兵这是第一次来到美丽乡村,他完全被绿色的山林、 幽静的湖泊和美丽山花所吸引。 “我完全没有想到江宁有这么美丽的 地方,这里山清水秀,是世外桃源。” 鲁红兵教授1997年获得加州理工大学航空学博士学位,现任美 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机械系讲席教授、系副主任,同时是美国航空 航天学会通信院士。鲁教授及其团队从事新一代高韧性气凝胶的制 备及其改性研究十余年,成功制备出高分子增韧无机(如二氧化硅)气 凝胶和高分子气凝胶,并已发明低成本、高效、快速、大规模生产高韧 性气凝胶的方法,用于隔音、绝热等领域。去年5月,鲁教授在江宁方 山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成立了南京纳世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为什么选择落户江宁?鲁红兵告诉记者,2014年,他的企业决 定在中国投资,也参观了很多地方,最终他发现,江宁的园区规模非 常大,研发、工业门类非常广,很容易和当地企业合作,因此才选择了 江宁。鲁红兵坦言,他被江宁的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所吸引,与美国不 一样,江宁的政府对企业的服务非常贴心,而美国完全是在走市场。 “在江宁我得到了很多帮助,900平方米的厂房前三年免租、政府提 供资金装修、帮助我申请很多项目,还帮助我们和其他企业交流。”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命科学部首席科学家杭渤: 想把美国FDA批准的 基因检测项目引到江宁
“江苏的山美、水美、茶美,在江宁道不尽这种美。在美国一条路 走了十年,但没有家乡的感觉,在家乡就是走了多年,家门口的那棵 树还会记得。”昨天,从美国回乡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命科 学部首席科学家杭渤在江宁黄龙岘,端起黄龙岘当地茶,一 口口细 细品味、一段段回忆就在眼前。在美国每天两杯咖啡,但是最思念 的,还是茶叶,茶叶留给他的是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乡情。 杭渤表示,他在硅谷工作,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一步他想 为家乡引进一些人才、一些新的项目,目前正在引进一个基因检测项 目,他想引进美国国家实验室的一位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已经申请了 专利,准备落户南京,目前需要临床验证,美国有类似的乳房癌的检 测,美国FDA已经批准,纳入医保。 “其实很多人不需要化疗,通过基因检测、扫描几十个基因,假设 一个人得了胃癌,就可以通过基因检测,决定是否化疗等方案,也可 以提供一些科学方面的依据,精准医疗一部分。”杭渤告诉记者,这个 项目是医疗服务项目,现在与浙江的医院、南京的鼓楼医院合作,这 件事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意义非常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 适合高科技专家人才 在这里搞研究、搞创新
“引进一个院士,壮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 , 已经成为江宁人才 开发的重要特色。江宁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智能电网产业 集聚国内外一批行业巨头,未来网络产业全国率先 “起跑” , 生命科学企 业研发的全球首个艾滋病长效药即将投入市场, 3D 打印研究院里数小 时就能打印出一个真实的 “你”……在江宁蓬勃发展的这些领跑全国乃 至全球的新兴产业背后,都有一位院士引领。这一变化,让中国科学院 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房建成看在眼里、赞在心里。 “我非常看好江宁未来网络、通信产业,因为我认识的不少院士、 教授都在江宁发展,中科院的、东南大学的、南航的都有。”房建成院 士199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获博士学位。作为 东南大学的优秀学子,房院士这次是第一次来到江宁。 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在南京读书,房建成表示,当时江宁还是 农村,没想到江宁现在的发展这么快、江宁的环境这么美,尤其是看 了江宁的规划馆,他更是对江宁的 “宜居”产生浓厚兴趣。 “江宁生活环境非常好、有山有水,非常宜居、适合高科技专家人 才在这里搞研究、搞创新,但这里不太适合做生产、做简单的工业,不 要破坏青山绿水,不要破坏环境和资源。”走在青山绿水间,房院士告 诉记者,他走过国内很多城市,像江宁这样山水资源、产业规模并存 的地区还并不多见,浙江杭州以及一些特色小镇有这样的规模。房 院士感叹,他主要做的是精密仪器,他发现江宁目前这方面产业还没 有,希望未来能够在江宁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