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长制改革助力防汛防旱
中国江苏网5月5日讯 上个月,苏州开启了新一轮“河长制”改革,对苏州境内384个50亩以上的湖泊、2万多条各类河道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市级第一总河长由市委书记担任。据悉,该举措将助力苏州新一轮防汛防旱工作。
“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增多,拦河筑坝、甚至非法围垦河湖滩地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河湖的行洪和调蓄能力,造成防汛安全隐患。”苏州市水利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河长制”深化改革,意味着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将更加健全。苏州将以此为契机,严格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与保护,全面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各类违章设施、建筑物和行洪障碍物,并定期开展河道疏浚整治保证河湖引排通畅。
河湖管理保护得到加强,防汛防旱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了提前部署防汛防旱工作,苏州不久前召开了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2016年汛期,苏州降雨较正常年份偏多五成,流域发生历史第二位特大洪水。由于河湖水位长时间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和受淹情况。据统计,去年苏州全市受灾人口3.07万人,紧急转移5361人,农作物成灾面积0.45万亩,短时停产企业39家,航道中断7条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亿元。与太湖、大运河汛期水位远低于本年的1991年大洪水相比,直接经济损失减少92.62%,且全市未出现一起人员伤亡事故,实现了安全度汛。
据预测,今年苏州防汛防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所在太湖流域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暴雨日数偏多、强度偏强,强对流天气发生频次较高,区域性暴雨洪涝可能重发,登陆和产生影响的台风可能偏多偏强。为此,在主汛期到来之前,苏州将首先做好消险除患工作,对可能影响今年安全度汛的工程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检查、再落实,确保不留死角和隐患。特别对长江、太湖、望虞河、太浦河等流域性工程的险工地段和病险涵闸进行重点防控,对未达标航道要有整改措施,及早落实应急处置方案。与此同时,还将抓紧实施水毁工程修复、抓好防御重点难点、完善应急处置体系等。
气象灾害防御是防汛抗旱的前瞻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苏州通过抓防御组织体系完善、预测预报能力提升、防御联动机制健全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提高了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综合防御能力得到增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近两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为进一步完善防御体系和机制,苏州下一步将更加重视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预警体系建设,推进防御规划编制和应急预案修订。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