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南通:服务大上海 建设“北大门”

打造更为广阔新空间 铸就更为持久新动力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陈明   2017-04-24 07:13:00

  风从海上来,韵自江中出。

  万里长江与浩瀚大海激情交汇,在长江三角洲孕育出两颗璀璨明珠:“东方明珠”——上海,“江海明珠”——南通。数百年来,这两颗明珠一颗镶嵌在南岸,一颗遗落在江北,一直只能南北顾盼,隔江相望。

  “南通要发挥好‘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优势,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这篇大文章,努力建设上海‘北大门’。”去年以来,无论是一次次亲自追江赶海,还是盛会问策,省委主要领导都反复为南通接轨上海把脉指向,要求借力上海,聚力发展,释放作为江苏发展“潜力股”的巨大能量,为全省实现“两聚一高”新目标担当大任。

  省领导如此看好、看重南通借力上海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给南通吹来春风,一股全面接轨上海、建设上海“北大门”的热潮在南通骤然升温。

  继一个个部门、一个个县市对接活动的频繁举办,4月26日-27日,南通市委、市政府将在上海举办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全面对接大会。南通市委主要领导表示,今年将突出接轨上海,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上海“北大门”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让“江海明珠”与“东方明珠”交相辉映。

  站上“新风口”,“北大门”开门迎春风

  一条大江,将南通与上海分隔在江南江北,却割不断两地的紧密联系。

  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的南通与上海,合作发展历史悠久。早在一个世纪前,著名实业家张謇就借助上海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在南通办纱厂、搞教育、推进“一城三镇”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南通提出“接轨上海、融入苏南”战略,而随着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相继建成、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南通真正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接受上海辐射带动的效应日益凸显。目前,两地产业融合实现了“456”,即近40%的农副产品供给上海,50%的企业与上海合作,60%的货物通过上海口岸,进沪建筑企业施工产值350亿元……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规划提出将南通建设成为Ⅱ型大城市,并要求上海推进与南通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沪苏通跨江融合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南通建设上海“北大门”符合国家战略要求,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从上海规划来看,上海城市2040总体规划提出要建设上海“1+6”协同发展都市圈,明确将南通纳入其90分钟交通出行圈。在上海建设用地减量化、人口总量控减的当下,南通依托资源多、空间大的优势,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大局,承担上海城市疏解的非核心功能,符合上海城市发展趋势和需求。

  而江苏省委主要领导给南通多次的“釜底添薪”,更是指明了南通由“潜力股”转向“绩优股”的华丽蜕变之道。

  在不久前召开的省党代会、全省两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反复强调,作为江苏发展“潜力股”,南通要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这篇大文章,努力建设上海“北大门”。时隔1个多月后的3月20日至21日,在第三次来到南通调研时,再次谈起这一重要话题,要求南通积极主动接轨上海,增创新的发展优势,推进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打造上海“北大门”。

  从“北上海”到“上海北”,再到上海“北大门”,定位更高了,内涵更丰富了,责任也更大了。政策的引导,历史的机遇,区位的优势,百姓的希冀,领导的期盼……“北大门”春风浩飏,南通又站上了发展“新风口”。该市明确,今后重点按照行政推动常态化、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协同化、社会服务同城化、交通运输便利化的原则,深化对接,深度融合,做好这篇“锦绣文章”,真正把“北大门”装扮得更靓更美,打造更为广阔的新空间、铸就更为持久的新动力。

  共建新舞台,“配角”唱好“主角”大戏

  “接轨上海,融入上海,南通要善于当好‘配角’, 学会以‘配角’身份唱好‘主角’大戏,在与上海这一龙头共舞中赢得主动发展。” 南通市委主要负责人说,与上海产业融合,南通从跨区合作共建园区起步。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突破区域界限、实现互利共赢、促进融合发展的过程。

  2008年初,启东率先跨过长江天堑,更突破思想疆界,以“配角”身份牵手上海在启东滨海工业园共建“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由高度国际化的外高桥集团负责统一面向世界著名企业招商。目前,产业园累计投资近10亿元,已吸引多家大型企业进驻。

  如今,这个“园中园”已成为我省与上海首个跨区合作“试水样本”。参照这一模式,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海门海宝金属工业园等合作园区相继诞生,南通与上海携手共建了一个又一个新舞台。如今,南通每个县(市)都有与上海合作共建的园区,园区数达7家。其中,上海城投以最大股东身份与启东合作,共同打造的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江海产业园,已上升到沪苏两地战略合作高度。

  随着对接服务上海工作的深入展开,沪通共建园区合作领域从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招引逐步向人才、科技、金融等多领域延伸。启东市在加快推进江海产业园等5个沪启合作共建园区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华东产业研究院、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启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张江尚华启东生物制药科创中心等十大创新功能平台的打造。通州锡通科技产业园,如今与上海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成合作意向,在区内建设科创园承接未来岛上海基地的“溢出”项目。如皋市在继续办优嘉定工业区如皋产业园的基础上,又以高新区软件园为载体,加强与上海市大数据产业基地对接,招引大数据重点企业落户。

  阳春3月,走进南通市北新城,但见花红柳绿、碧水清清。这座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是一座血统纯正的“上海城”。作为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区的“升级版”,新城由上海市北高新集团负责品牌输出、出资打造,按照“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现代都市”的理念,委托世界排名前三名的日本日建完成城市设计,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等产业。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200亿元,集聚了上海云院、杭州恒生电子等20多个产业项目,项目扎堆、品牌集聚的发展态势初步显现,一座产城融合、生态环保、宜商宜业的科技新城正在快速崛起,得到沪苏两地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成为沪通合作典范园区。

  在不断提升原有平台与上海各区、相关大企业合作水平的基础上,对接服务上海的大平台搭建也是紧锣密鼓。位于南通新城区东部的新设立的南通中央创新区,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着力打造科创、文创、医学、会展“四大中心”和教育配套板块,承接上海转移溢出的资本、产业、人才。目前,建设指挥部入驻运作,首批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紧建设,全部建成后还将成为南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试验区……

  跨区共建新舞台,不仅吸引了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以及高等人才等加速向共建园区集聚,而且植入了全新的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理念,带动了南通园区开发建设的转型升级。目前,南通与上海共建了7个合作园区,占全市园区总数的六成。每年引进上海或通过上海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左右,实际完成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借力“新动能”,让两颗明珠交相辉映

  站在转型的“关口”、发展的“风口”,南通接轨服务上海好戏连台。

  去年末,南通机场与上海机场集团、浦东国际机场货站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沪通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在南通兴东国际机场揭牌投运;

  今年1月23日上午,南通市委主要领导在该市位于崇明岛的两块“飞地”——海永镇、启隆镇调研,强调要积极响应、主动呼应上海把崇明岛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的决策部署,努力打造上海生态“北大门”。

  2月,南通市、县建立起对接服务上海工作协调委员会,19日海门市在上海举行对接服务上海合作恳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额180多亿元;24日,启东市在上海举办对接服务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42个项目签约,总投资361.2亿元;3月30日,如皋在上海举办对接服务上海推介会,签约项目82个,总投资220亿元;

  3月15日,南通市政府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南通行动计划(2017~2018年)》,从七方面明确了南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在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领域展开对接上海、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行动,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中发挥重要生力军作用;

  3月19日,南通市委、市政府召开中心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积极落实国家规划赋予该市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战略定位,加快建设与“经济中心”相匹配的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在城市设施、功能、形象等多方面全面对接大上海,打造上海“北大门”,提升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影响力。

  4月1日,来自上海、南京等地智库专家汇聚“南通接轨上海社科界座谈会”,为南通加快接轨上海,增创发展新优势提供理论研究与智力支持;

  4月26日至27日,南通还将在上海世博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农展馆,举办规模超前的对接服务上海大会+对接服务上海专家咨询会、对接服务上海创新恳谈会、旅游推介会、农产品展示展销暨农业项目推介会等1+4系列活动……

  在对接服务上海中,两地经济合作实现了多赢。2004年落户如皋开发区的上海“双钱轮胎”,顺利承接了中国全钢载重轮胎的鼻祖工厂——集团所属上海载重公司的产能以及规格品种的转移,如今产能增加了五成。今年母公司还将在如皋投资继续扩大产能,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工厂。上柴动力产能扩张遇到资源瓶颈,转向海安投资15亿生产发动机零部件及承接各类机械铸件的加工制造,尝到当地产业高集聚度的甜头后,又将上海两条粗加工生产线搬迁到海安。武汉凌云科技集团让位奉贤区碧海金滩建设项目,在通州湾设立生产基地,将借助江海联运通道和深水海港走向世界,推动凌云幕墙品牌走向国际化……

  科技创新和与上海高水平合作,加快了南通新发展动能的形成。截至目前,南通已有5000多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6个,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46%,“单打冠军”已有110余家,获全国驰名商标40余件,12家企业入围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其中中天海缆、中兴能源、神通阀门三家企业获得工信部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

  “建设上海‘北大门’,南通必须抓住上海打造大都市圈、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机遇,搭乘上海发展的‘便车’‘快车’,借力发展,借光生辉,借势提升。”南通明确,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交通转型,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花园城市,从而使“北大门”外在形象上与上海匹配,内在品质上向上海看齐,真正实现“江海明珠”与“东方明珠”交相辉映。

  本版撰稿 陈明

标签:

责任编辑:戴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