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农民创业成为增收强动力
2016年,响水县继续交上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工业经济7项核心指标位居盐城市前列,其中,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列全市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列全市第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列全市第一。工业增幅大,农业也不弱,特别是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增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殊为不易。
响水在聚焦富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有何硬招?县委书记崔爱国说:“增加农民收入,最大的潜力在全民创业,特别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加大创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权重。”他对全民创业看得重、抓得紧。1月25日,他主持召开全县返乡创业代表恳谈会,为回乡创业标兵颁奖,承诺当好全民创业人员“服务员”,希望他们把创业和造福家乡结合起来、把自己富与带民富结合起来,成为发展镇村经济、致富群众的“金种子”,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富民兴县的强大动力。
新近出炉的这组数据,说明响水在挖掘创业潜力上有所突破。去年,全县新增返乡创业重点企业200多家、新增个体私营企业6000多户,带动就业2万多人。尽管成效初显,但从一个侧面表明:响水抓经济工作既突出重点,又均衡用力;既抓“顶天立地”大型工业项目,也不忽视“铺天盖地”全民创业小项目。
经济欠发达的响水,抓全民创业难度较大。基础条件差、创业氛围淡、外出人员不想回,是制约自主创业、本土创业、返乡创业的三大瓶颈。县委、县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千方百计补短板,努力营造大众创新创业的内外部环境。
建创业载体,镇区普建中小企业园,培育创业主体。在全市率先探索平台公司与镇区共建园区模式,通过投资体制创新及县财政奖补,去年全县扩建中小企业园15家,新建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300多家,尽享入园入驻多重优惠。此外,建成创业基地15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主要供“农二代”等年轻创业者使用。
创业要本钱。县里设立3000万元全民创业引导资金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重点帮扶成长型企业,同时不断扩大贷款发放范围,提高创业成功率。全国优秀农民工、响水县盛远藏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二霞,就是靠10万元无息贷款起步的。她从上海返乡养黑山羊,从当初200多只扩大到如今2000多只,带动周边120多位农户养羊致富。前年又开起“LC碳烤全羊店”,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被评为盐城市“返乡创业之星”。
农民创业,难在“两眼一抹黑”,办事找不到人。县里分门别类,建立全流程服务平台,为各类创业者提供个性化贴心服务。
针对返乡创业者,县镇两级成立返乡创业联谊会和返乡创业服务指导站,前者重点为在外创业者提供县内招商信息、牵线搭桥;后者则由县内企业家组成的志愿团,为初始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导师帮扶、项目评估、小额信贷等服务。几年来已筹集520个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各类创业人员筛选。
针对有心投入、但不知投什么项目的创业者,县里建立的“响水招商宝”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全县招商引资、市场供求和产业需求信息,及时更新全县256个在建项目进度,供创业者比对选择、精准决策,防止和减少重复盲目投资。
针对繁琐的各类审批,全面推广“一表制”和无偿代办制。县里设立全民创业投资代办服务区,投资者只需提供身份证、经营地址证明、房租合同、财务人员身份证明,并最终到现场签字,代办人员就可为其填资料、办手续。同时,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注册登记“一表制”联办窗口,代办者只需填写一套表格、提交一套材料,两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理工商、质检、国税、地税4个证照。
针对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县里建立“企业项目网络服务平台”和专门团队,实时受理网络投诉,并及时交办、督办、反馈、通报。从苏州返乡创办盐城万洋农副产品加工厂的陈济刚,在网上反映冷库电压不稳。所在地南河镇得知后,花28万元为其免费安装一台变压器,解决了工厂3000平方米冷库蔬菜保鲜问题。
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平台受理创业者较大问题的反映投诉56件,其中46件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解决,余下10件经对方认可,正在积极办理中。
本报通讯员 王化杰 李相全
欧建嘉
本报记者 林 培 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