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看“江苏北大门”忙年 渔民转型成养殖户,荷包鼓起来

来源: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   作者:张凌飞 刘大颖   2017-01-25 10:02:00

 

水产大户王祥迎(左)在海洋渔业养殖基地向扬子晚报记者介绍忙年情况。

  在江苏的最北边,有一个叫柘(音zhe)汪的小镇,它位于连云港赣榆区东北部,地处海州湾畔,分别与山东日照、临沂两市接壤。春节前夕,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在这个素有“江苏北大门”之称的小镇,看到海洋渔业、临港产业发展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富民”与“发展”成为忙年的小镇两个最重要关键词。

  通讯员 苏方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飞 刘大颖 文

  戎毅晔 摄

  居民“靠海吃海”

  春节期间可卖出500万元海产品

  地利:

  背靠10公里海岸线

  记者在柘汪镇采访了解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柘汪有10多公里海岸线,近几年来,渔民“转型”成为养殖大户的有不少。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贫穷的小渔村富起来了,目前全镇拥有渔船800余艘,年捕捞海产品7万余吨,海水养殖塘口1.5万亩,潮间带养殖区达到22000亩,年产贝类产品6万吨,对虾5000吨,梭子蟹2万吨,“半浮流”式紫菜养殖面积5800亩。

  17岁下海捕鱼,21岁成了船老大, 32岁成立连云港众利水产有限公司,从渔民到水产大户,响石村的王祥迎成为柘汪镇众多渔民发展的一个缩影。时近年关,正是一年中海产品销售的最旺季,记者在王祥迎的水产养殖厂看到,三四十个工人在紧张地包装海鲜,一箱箱海鲈鱼、黑鲷、梭子蟹、海参、中国对虾,打包后销往浙江、福建、江苏的南京和镇江以及山东的青岛和济南等地。

  王祥迎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各地海鲜要货量最大的时候,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这里每天都要发掉三货车的海鲜,卖的最多的是生蚝,平均每天要打包5万公斤,发往全国各地。现在订单还要源源不断来,工人们要忙到年三十的上午,过年只能歇几天,年初三又要回厂打包海鲜发货了。尽管忙年忙得腰酸背痛,王祥迎却非常兴奋,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以前是下海捕鱼当渔民,现在开养殖厂,这步转型走对了。

  2010年4月,王祥迎积极牵头、组织协调,带领村民成立众益水产养殖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渔户+基地”的渔业养殖组织形式,养殖黑鲪鱼、鲈鱼、六线鱼、石斑鱼、加吉鱼、海参等。2011年,在市场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王祥迎创建连云港众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探索出“海上牧场”养殖模式、“陆海接地”模式,均位列江苏省海水养殖模式第一。现在公司每年养殖的生蚝要卖掉400万斤,海鲈鱼20-30吨,蟹3万吨。仅忙完这个年关,就能卖掉500万元左右的海产品。

  工业“转型升级”

  一座现代化海港新城正在崛起

  地利:

  位于苏鲁两省交界

  柘汪镇临近大海靠近山东,这也使这个小镇成为苏北鲁南地区产业竞争与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如果说作为连云港综合实力第一镇的柘汪是一颗“海边皇冠”,那么临港产业区就是“皇冠”上的那颗璀璨的“宝石”,临港产业区经过10年磨砺,实现了年产值500亿的跨越。

  记者了解到,临港产业区的支柱产业是石化和钢铁,目前正在打造的是高端装备制造、石化新材料、海洋产品深加工和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是记者在产业区采访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新海石化副总李治国告诉记者,新海石化多年来位居全市工业企业第一,2016年位居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04位,现在又投资20亿,启动连续重整项目,争取早日将新海石化从一个炼油企业转型为化工企业。

  柘汪镇党委副书记潘阳告诉记者,柘汪正在打造一个综合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再过3年,这里将初步建成苏北鲁南地区临港经济强区及区域性临港物流储运中心,也将成为渔民、村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