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让老师重新认识学生
新华调查
不知不觉中,家访传统在教育界已“失传”多年,已经成为家长的“70后”“80后”渐渐习惯于通过电话、短信、QQ群、微信群和老师交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扬州市邗江区从去年教师节一直延续到春节前的“千名教师访万家”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大规模的面对面家访会不会变成形式主义?到底能否改善教育生态、缓解家长和学校之间因误解产生的种种矛盾?
进家门 ——
“就想和老师面对面”
“70后”的史彩霞来说,家访的到来正对胃口,16岁的儿子张继栋今年要中考,“正是关键时期,我们有些话,就想和老师坐下来,面对面地谈谈心。不是说网络交流不好,但隔着屏幕,有些话总说不到位”。
上门家访的,是副校长蒋德厚和教孩子英语的左老师。“张继栋初一时我教他历史,他是历史课代表,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这样安排老师,也是为了更好沟通。” 原来家访的人员选配还有这个讲究。蒋老师介绍,“家访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了解家长的期望值。只有全面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家访之后,两位老师开出“药方”——平时孩子做功课,家长不要在旁边玩手机,最好能看看书,言传身教地起到榜样作用。
对美琪学校一年级学生刘佳怡的奶奶来说,老师的上门让她很惊喜。自己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平时学校发什么通知也搞不清。这回老师到家里来,可以好好问问。
“我们一行五人,进了家就发现有点站不下。刘佳怡一直趴在桌子上不敢抬头讲话。”30岁的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裴蕾说,从此,就对刘佳怡特别上心。下午3点放学,裴蕾会把刘佳怡留到4点钟,复习当天功课,再读点课外书……学期末第二次家访时,裴蕾能明显感受到小姑娘的变化,“开朗多了,我们一进门她就大方打招呼”。
出校门 ——
“没想到,孩子家里是这样”
杜成智是维扬中学校长,让他感受最深的反倒是来自老师的声音。现在学校老师很多都是“70后”“80后”,以前也没参与过家访。不少老师心里犯嘀咕,有事不能在QQ群、微信群里说吗?实在不行打电话就是了……
可是,脚步一旦迈出校门,许多电话里、网络上感受不到的问题震撼了老师的心——原来,有的孩子家里的条件这么差;怪不得孩子注意力老集中不了,原来家里开了通宵麻将档……一个个孩子的真实模样也在老师心中愈发清晰、生动。
到了陆汉涛同学在兰苑小区的家里,美琪中学历史老师邵国开半天没找到书桌。陆汉涛的父亲前两年打工时摔成了植物人,母亲只能全天候在家照顾丈夫,曾经的小康之家一下子变得窘迫起来。陆汉涛低声告诉记者:“没固定地方写作业,饭桌、沙发上,都行。”看着满墙的奖状,邵老师感到很庆幸:“还好我们一开学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不然这么好的苗子就耽误了。”从那之后,邵老师和小陆结成帮扶对子,对他的学习生活,给予全方位的帮助。
“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着10多年教学经验的邗江区教育局局长何云峰对于家访有着自己的见解:“对年轻教师而言,家访是一次从震动到感动再到行动的过程。全区36所中小学、41所幼儿园共计3300多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先后走进辖区35000多户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家庭,也走进了孩子的心。经过全面摸排,我们为全区215名贫困家庭和144名问题学生建立档案,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
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不管现代通讯手段多么发达,都替代不了面对面、心贴心的温暖。家访的推行,不仅需要有力度的组织措施,更需要有温度的感情投入。
叩心门 ——
“教育公平惠及每个孩子”
家访全覆盖,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最好践行。不少教师也反思:以前家访少,而且要么集中于问题学生,变成了“告状”;要么集中于好学生,甚至去的都是“干部和老板家”,导致希望受到关注的学生受到冷落,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还有所欠缺。
在和记者交流时,何云峰将家访定义为一次“朴实的情感回归”。他说,家访要通过制度建设,持久性开展下去。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情。目前,之所以学校和家长之间会产生种种误解,有的父母认为老师什么事都推给家长,是“甩包袱”,有的老师则认为家长不配合,是“不负责”。这些矛盾的产生,往往就是沟通不够造成的。邗江区推行的“千名教师访万家”,就是想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畅通家校互动机制,推进家校良性合作。
9000多份家访手记,沉甸甸地摆在一起。每本绿皮书背后,都记载着一位老师对数位学生家庭的走访记录。情智教育创立者、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孙双金说,在网络时代,实地家访同样不可或缺。和传统意义上的家访相比,邗江此次推行的家访内涵更加丰富,形成了家校合力和社区联动,让那些因各种因素,课外学习和生活保障存在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帮助。这样的家校共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意义非凡。
本报通讯员 王久平
本报记者 董晨 李源
鹿 琳 孙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