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科学侠”揭秘:1亿年前“怪物蜘蛛”长尾巴
2018-02-06 09:08:00  来源:王梦然  作者:王梦然  
1
听新闻

  交汇点讯 美国大片里的“蜘蛛侠”不仅满腔正义,更是身手利索,无惧于各种高难度攀爬,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却发现,“古老蜘蛛”或许并没有想象的“敏捷”,它曾带有长长的尾巴,是在不断地进化中才将尾巴“甩”掉的。

  2月5日上午,交汇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王博、黄迪颖分别领衔的两个国际科研团队,分别独立研究了保存于1亿年前缅甸琥珀中的“怪物蜘蛛”——应氏奇美拉蜘蛛,证实了蜘蛛古老祖先长着长长的尾巴,这项研究填补了蜘蛛演化史的空白,为科学家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2月6日,这两项成果以背靠背论文的形式同时发布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子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Evolution)。

  作为自然界的“历史学家”,琥珀常带着我们乘上“时光机”往返岁月长河。这一次,琥珀为我们“定格”的是一只来自于一亿年前白垩纪时期的“蜘蛛”,科学家在这只3毫米长的古老蜘蛛上意外地发现,它竟然有一条细长的尾须,超过身体的1.5倍长,具有70多节,每一节都有一圈细长的刚毛。

  黄迪颖领衔的科研团队对应氏奇美拉蛛的生态复原图

  应氏奇美拉蛛的复原图(杨定华绘制)

  “长尾蜘蛛”复原图。

  古老蜘蛛的“尾巴”并非“鸡肋”,王博认为,因为尾巴是笔直的 ,不能随意摆动,也没有毒腺,因此可能属于感知器官。“包括尾巴上的很多毛,都具有感知作用。”王博推测,蜘蛛尾巴应该是用于感知后部的环境和气味等。

  标本

  “这一‘怪物蜘蛛’化石呈现了蜘蛛基干类群的关键特征,为了解蜘蛛的外形、纺丝器和触肢器的进化过程,提供了关键证据。”王博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学界认为蜘蛛起源的关键化石应该在石炭纪或者更古老的地层中发现,这些化石的出现对现有的蜘蛛定义提出了挑战和惊喜。

  王博用“相当于在现代发现了侏罗纪恐龙”来形容发现这只“古老蜘蛛”的价值和意外,这一保存了“长尾巴蜘蛛”的琥珀,让科学家通过非常真实的方式回顾过去,也为我们更完整、准确地了解蜘蛛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依据。

  科学家在探索物种起源的过程中,“答案”总是在路上,他们的不同看法,恰恰体现着人类探寻科学的珍贵和有趣。

  对于此次藏身琥珀的一亿年前的“怪物蜘蛛”,王博和黄迪颖的团队在其“分类”上有着不同的解读。王博的研究团队为这一蛛形纲建立一新类群——应氏奇美拉蛛;而黄迪颖的团队则认为,其祖先可以追至在美国纽约的泥盆纪(距今约3.59—4.19亿年)地层中发现的碎片化石“Attercopus”,因为它们都具有蜘蛛具有的螯肢构造及长长的尾须,黄迪颖团队认为这只“怪物蜘蛛”属于蛛形纲的一个灭绝目——乌拉尔蛛目。

  相同的是,两个团队的研究都认为,这些来自一亿年前的“怪物蜘蛛”,弥补了蜘蛛演化的重要一幕,通过对琥珀中长尾蜘蛛的构造细节的认识,让科学家对蛛形纲的系统发育进行了重新解读,揭示了具有纺丝器和特化的须肢并非属于非常进步的特征,而原始蜘蛛的细长尾须逐渐退化,至今仍残留在节板蛛中,为一个短小的突起,也就是“臀板”。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吴红梅 通讯员 盛捷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