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超越时间,也许就是人对生命的热爱。
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发现一种身体震颤、运动迟缓的病症,将此命名为帕金森病。200年后的今天,江苏有20万-3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在病魔缠身的岁月里,他们用顽强意志等待医学奇迹的发生,期盼迎来战胜病魔的这一天。
2000年,42岁的南京市民潘金生得了帕金森病。从自行车上摔下来的那一刻,他没想到自己手脚僵直,走路、久坐变得极其困难。更不幸的是,他从国企销售经理降为看门人,“见人矮三分,感觉很没面子。”他感叹道。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50岁以上老人的常见病,症状多表现为头部和四肢不由自主地震颤,最后发展为关节僵硬、面无表情等。研究证实,老人年纪越大,得病的可能性就越高。因该病尚未找到病因,学界一直没有好的治疗手段,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后,第三大中老年人健康 “杀手”。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70多岁的帕金森病人沈永宽曾是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爱好运动,身体特棒。十多年前,不幸患上帕金森病,一直靠服用药物治疗疾病。然而,药物起作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沈老吃饭拿筷子都很费力,生活难以自理。
江苏帕金森病人不在少数。据了解,江苏约有20万-30万患者,其中20%-25%的患者因不能控制病情而最终丧失生活能力。随城市步入老龄化时代,患者群体逐步扩大。
近年,脑起搏器技术引入中国,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内核团,进而控制症状。“手术后患者服药量会明显减少,且活动能力提高,出血和排异反应非常低。它成为外科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手段,如今全世界有超过10万名患者植入了脑起搏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春生告诉交汇点记者。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春生展示脑起搏器体外充电器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是全省收治帕金森病患最多的医院,每年有上百例植入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的案例。但因起搏器和手术费的高昂,大部分患者尚难以支付。赵春生告诉交汇点记者,一套可更换电池的脑起搏器含手术需要花费24万元,电池每5年更换一次,一套充电的脑起搏器含手术则高达35万元。幸运的是,2016年,这种刺激疗法被正式纳入江苏医保和新农合,报销额度上限为5万元,稍微减少帕金森治疗的成本。
帕金森病人沈永宽书法作品
2014年,沈老接受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手术后,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神经刺激器“启动”,奇迹发生。“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腿立马就有劲了,我是坐着轮椅进来,踢着正步出去。”他笑着说。病愈后,沈老奔走相告,组织起南京市“帕金森病友协会”,并多次致信南京市卫生局,促成了脑起博器纳入医保。
术后的潘金生接受采访时习惯性地压手指练习
2016年,潘金生也如愿接受手术。他说为了这一天,他等待了17年,即便手脚僵硬,每天坚持走路代替乘车,自己穿衣服、吃饭,工作也不落下。在2016年,潘金生存够了手术的钱,接受了脑起搏器手术。他告诉交汇点记者,感觉脱胎换骨,重拾生活的信心。希望能够提高报销比例,让更多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克忠告诉交汇点记者,帕金森病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内因主要是遗传,有家族病史,外因则是水、食物环境因素导致。帕金森病人70%-80%存在心理问题,抑郁、情绪多变是其早期症状。一旦出现手抖、身体僵直等异常行为,夜晚伴有噩梦,肢体带有攻击性,要尽早就医。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