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多元解纷”机制 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无锡方案
2022-08-24 14:24:00  来源:无锡市司法局  作者:刘建新 欧阳蕙敏  
1
听新闻

排查各类纠纷12993次,调解矛盾纠纷42043件,95%以上矛盾纠纷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调解组织化解……这是无锡市人民调解工作交出的2022年上半年答卷,排名全省前列。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消灭于萌芽是群众的所需所盼,更是司法行政工作施政所向。近年来,无锡市司法行政系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定纷止争和释法析理的法治能力,加快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不断探索形成多元综合解纷工作新格局。

援调联动隐患除于萌芽


“我们被拖欠了三年的工资终于到手了,感谢你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努力!”今年3月,21名外来务工人员收到拖欠近3年的共计140余万元的工资后,连连向梁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9年,田某等21名外来务工人员跟随包工头郭某在梁溪区某建筑工地务工。工程结束后,相关当事方以资金紧张为由未按照合同足额支付工资,拖欠他们140余万元工资,田某等多人讨要无果后,向梁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法律援助。

2022年1月,梁溪区法援中心受理此案后,立即启动大联动机制:一方面走法律援助程序对接法院,守好司法保障底线;另一方面横向联合区住建、区人社等部门,成立专案联合处置小组,通过对当事方进行案例宣讲、法律普及、庭前协商、立案告知。最终,一起关于拖欠工资的合同纠纷在援调大联动下得到圆满解决。

梁溪区司法局局长鲁杰表示:“自从我们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大联动机制以来,整合了各类资源和其他社会力量,充分维护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矛盾纠纷的调处实现了全方位、全覆盖。”

复调对接化解官民争议

“复调对接”就是充分发挥政复议机关的职能作用,有效整合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资源,将行政复议与行政调解有机对接。“‘复调对接’不仅能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的作用、提升行政调解的影响力,还能形成调解合力,有效地缓解行政复议压力,减轻当事人负担。”无锡市司法局副局长杨军说。

近年来,全市各地行政争议调解组织陆续建立。今年1月份,市级行政争议调处平台正式启用后,县级平台已建立7家,在依托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非诉服务中心)先后设立33个行政争议调处窗口,“复调”对接成功案件群众息诉罢访率达到100%,行政调解机制越发完善,作用发挥越来越大。

说事论理巧解群众心结


自2021年以来,无锡司法行政部门全面规范建设了市、市(县)区、镇(街道)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室,通过加大与妇联、劳动保障、信访、公安等部门形成合力,不断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提供多层级菜单服务,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家住黄巷街道的黄女士,夫妻感情不和,后因生病四处求医,经济陷入困境,而其丈夫李先生经济条件相对宽裕,但对其始终不管不顾,丝毫没有尽到夫妻间的扶养义务。黄女士在对生活绝望的情况下,前往梁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在梁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认为黄女士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负有互相扶养的法定义务,案件事实清楚,且黄女士经济状况不佳,符合法律援助受理范围。立案后,法律援助承办人王律师根据所查证据向李先生提起诉讼。李先生迫于压力,开始寻求双方调解之路。在街道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的牵头组织下,法援、法院、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多轮调解,最终李先生同意向黄女士支付必要的扶养费和医药费。

事后黄女士亲手将手写的感谢信和一面写有‘尽心尽责 正义使者 维护公平 律师典范’十六个大字的锦旗,交给梁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法援律师,并深有感触地说:“你们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不厌其烦地为我的事多次奔走,最终让我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也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希望。”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随着市矛盾纠纷化解一体贯通、四级联动的工作新格局的形成和“最多跑一地服务零距离”工作体系加速推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进一步致力于提高基层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标签:
责编:夏禹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