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为资金发愁时,区里送来了大礼包,真是一场及时雨啊。”3月16日,海归人才徐海胜收到一张“救急支票”。根据最新出台的《海门区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的若干政策》,徐海胜获得政府贴息的500万元“东洲英才贷”用于研发。
两年前,清华大学博士后徐海胜因“海智杯”创业大赛与海门结缘,他主导研发的“低功耗有源微波雷达”项目获一等奖,并获得300万元的创业资助和50万元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项扶持。“这里暖心的政策环境、理想的创新生态、完备的产业基础,增强了我创新创业的信心。”目前,徐海胜创业团队已申请知识产权40余项,获得订单近千万元。
“创新之道,唯在得才。”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介绍,肩负着打造南通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重任的海门,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引进的国家顶尖人才、省“双创人才”数量5年翻了两番,新增省“双创人才”数量连续4年名列南通县(市、区)第一,人才与产业共同成长的创新格局正在形成。
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吸引各类人才集聚。海门以“东洲英才”计划为抓手,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成立“人才服务联盟”,在区、镇两级开设“服务专线”“服务专窗”,定期组织开展人才慰问、人才健康体检、人才疗养等“暖才”活动。加速“三年新建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工程建设,构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已建成人才公寓35.4万平方米、在建40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加大力度出台人才新政35条,为高层次人才构建了覆盖项目资助、生活津贴、创业空间、贷款贴息、薪酬奖励的全周期支持体系,以最大诚意礼遇各方英才,让他们在海门感受到“家”的温馨。
这样的“家”,让高端人才来了不想走、留下能作为。“我来海门5年了,这里贴心的服务环境和一流的创业环境相辅相成,在这里工作的成就感和生活的幸福感真是太棒了。”在国外生活工作了近30年的罗顺博士2017年来海门创办澳斯康生物制药公司,海门专门成立人才服务专班,为公司提供一对一、手把手服务,公司实现了当年注册、当年完工、当年生产,其开发的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及其工艺,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科创平台集聚人才,产业链淬炼人才,实现人才与产业同成长、共攀高。锚定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海门重点建设包括沿江科创带,謇公湖科教城、东布洲科学城两大硬核,以及高端绿色制造、新材料、智能机器3个产业基地的“一带两核三基地”。充分发挥“北上海”门户优势,加强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上海名校大所深度对接,构建公共创新平台。如今,“一带两核三基地”已集聚了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70多名国家级人才落户创新创业。
高新产业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更是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质土壤。海门以“产业+人才+创新”链式发展的理念,重点打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12+2”产业链,增强人才与产业的黏合度。
临江新区,这个昔日的小化工集聚地,经过10多年的脱胎转型,已培育成为“国家级企业孵化器”“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构建了从研发到外包生产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为“双创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前沿平台。据介绍,临江新区已成功引进200余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培育了百奥赛图、中科基因、澳斯康、益诺思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院士4名、国家顶尖人才25名,自主培育省“双创人才”41名。携手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建了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吸引50多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就地转化。
聚才更要用好才,海门坚持唯才是举,形成“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创新机制。海门区区长沈旭东表示,招引创新人才,不能只看学历高低,更要看他到底有没有创新能力和潜力。
沈旭东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大专生挑大梁的故事。只有大专学历的赵钟星是韩国新材料专家,当海门当升材料科技公司以200万元年薪引聘其为企业挑研发大梁时,不少人很不理解。但赵钟星不负众望,很快就突破了新材料量产工艺的4项关键技术,攻克了高镍材料多项行业难题,海门给予其顶格100万元的政府创新资助。
发放人才红利,海门不拘一格,出台“顶尖人才来海创业免评审”“企业自评专家”“全职高薪人才项目申报‘三不唯’”等举措,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动能。目前,已有7名国家特聘专家免评审落户海门,最高给予总额1000万元的项目资助;8家企业自评专家32名,每人每月享受3000元人才津贴;2名大专学历的全职高薪人才获评“东洲英才”,享受顶格100万元创新资助。海门还专门出台了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邮轮制造、机器人三大重点产业人才专项扶持政策,累计资助创新创业项目95个,发放资助金额1.2亿元,带动这批优势产业集群崛起。
记者 王世停 陈明 通讯员 俞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