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赏梅,何时是最佳观赏期,何处是最佳观赏处?花情预报员告诉你答案。
1月20日,现代快报记者体验了花情预报员的工作,爬山爬到腿软,精准到1毫米的坐标卡纸看到眼花。而中山陵园管理局花情预报员高建华说,他们每隔两至三天就要在梅花山测量1000个花苞,整个花期需要测量3万个花苞。在每一次精准的记录下,他希望可以把目前3天以内的预测误差逐步降低,做到精准到日。
现代快报+记者 张然/文 钱念秋/摄
精准到1毫米,测量工具是自己做的
观测花情,往往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在山脚下,高建华拿出一个测量工具和一本记录本。我有些吃惊,这测量工具是一张银行卡?翻面一看,大有乾坤,银行卡背面贴着坐标卡纸,一道道红色线条隔出一个个极小极小的方格。
“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测量时可以精准到1毫米。”高建华自豪地说,买来的坐标卡纸比较薄,贴在银行卡上就变得硬挺了。再用透明胶一圈一圈缠起来,更耐用。
如何使用这张卡来测量花苞大小呢?高建华做起了示范,我先做他的记录员。
我们首先围着梅树走一圈,观察一下日照条件,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各选取一个枝条。还要在枝条上做标记,因为下次来还要测这三个枝条。
随后,他将测量工具放在花苞下方,用花苞的顶端对准卡纸的起点,测量每个花骨朵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数据要精准到毫米。每枝观测约30个花苞,保证每棵树测量100个花苞。
“5.5乘3,6.5乘6,5.5乘3……”高建华动作熟练,测量的速度非常快,不一会儿工夫,我已在记录本上写满数据。
看着高建华的测量工具在花骨朵下翻飞,我觉得好像也不难,于是想试一试。小小的卡片拿在手里,要寻个好角度插进花苞间,既要贴紧花苞,又不能碰落了其他花苞。读取数据时,细小的格子我看了又看、数了又数,速度明显慢了很多,不一会儿就有些眼花了。
春节梅花山进入观赏期,预测公式是“机密”
在寻梅的间隙,高建华给我科普梅花知识。梅花山上一共有35000多株梅花,360多个品种。他们根据树种的代表性、种植区域等特点,选取了10棵不同品种的梅树作为观测树,分布在山顶、山腰、山脚不同地点。每次观测,每棵树测100个花苞,10棵树就是1000个,每周测量3次。每年从12月底早花品种红冬至花苞膨大开始记录,到晚花品种美人梅花苞开满30%停止,历时2个半月左右,每年测量花苞数据30000个。
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我有些喘,高建华淡定地告诉我:“量遍这10棵树要两个多小时,你还得再坚持坚持。”为什么选消息树不选近一点的,以后一趟一趟观测不就能节省点体力吗?高建华解释道:“梅花开花时间跟气温、湿度、光照、区域有关,同一品种的梅花,山顶能比山脚早3到5天开放。所以消息树要选不同区域,这个懒还真偷不了。”
从山脚的美人梅、南京红,到山腰的八重杨羽、单瓣跳枝,再到山顶的淡粉、淡妆宫粉,一路赏心悦目。
在一棵淡妆宫粉前,我看到两棵树相连生长,根是长在一起的。经过测量,高建华告诉我:“这棵淡妆宫粉的开花率还不到1%,预计盛放期还要再等一个月。一般一棵树开到30%就是盛放期了,再多就有败的,没那么好看了。”
通过精准测量,得出每个时间节点的开花率,可如何从开花率推测出盛放时间呢?高建华笑了笑:“有一个公式,但这是一个‘机密’,是一个正在做的科研项目。”他说,每年他们都会记录各品种花开5%、10%、30%时的日期,再结合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来预测。
尽管没能知道具体的公式,但通过当天的测量,高建华已经预测出春节期间梅花山的花情。“梅花山在春节期间会初步进入观赏期。市民游客可以来看淡粉、南京复黄香、粉红朱砂,最佳观赏地点在梅花山顶、梅花谷沿路四周。”
与每1毫米较劲,都是希望美景不被辜负
花情预报员的工作辛苦、枯燥,每一次精准的读数,与每1毫米较劲,其实都是希望美景不被辜负,花朵有人欣赏。
“如果你爱来梅花山,会发现每年梅花节开始的时间都不一样,这个时间是根据我们预测的花情来定的。”高建华告诉我,测量花苞这项工作他们已经做了10年。“2012年,我们的预测误差在7天以上,如今我们可以把误差控制在3天以内。我相信只要精准地去测量、记录每个数据,就能把花开的因素把握得更精准,把预测的误差降到最小。”
测量完1000个花苞,高建华的工作还没结束,他还要回到梅花研究中心去照料3000株幼梅。
“我们还承担着育种以及日常养护的工作,每年都会培育出一些新的梅花品种。如果梅花山上有需要补栽的,再移栽到梅花山上。”说话间,他拿来两把园艺专用剪刀,让我体验一下如何修剪树枝。
在一棵垂枝梅前,他自豪地告诉我,这也是很少见的新品种。这棵垂枝梅枝条自然下垂,像柳树,也像绽放的烟花。虽然还未开花,但不难想象盛花时的绚烂。“梅花冬季修剪要剪掉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平行枝。没有花骨朵的枝条,会抢梅花的养分,也要尽快剪掉。”在高建华的指导下,我很快就能分辨哪些树枝需要剪掉,但是稍粗一点的枝条,我两只手握住剪刀,手磨得通红也剪不断。高建华给我看他的手,十个指根处满是老茧,“我跟梅花打了13年交道了,虽然累,但能让游客欣赏到美景,我就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