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城里子女吃到农村爸妈“直供菜”——村里的快递站,就在家门口
2022-01-17 06:5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超  
1
听新闻

编者按 又是一年新春至。从今天起,本报“新春走基层”专栏又同大家见面了,本报记者将踏着春天的脚步,走进城乡社区、园区企业、田间地头、学校院所和重点建设工地等,记录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脚踏实地的奋斗,报道全省各地各条战线高质量发展的喜人消息,展示江苏干部群众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动人景象,与广大读者朋友一起共庆虎年新春。

记者 徐超 通讯员 俞新美

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14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看到78岁的村民杨忠信埋着头、弯着腰,在家门口的小菜地里忙活不停。

“大白菜两棵,沙地芋艿两斤,青菜、菠菜、荠菜各一包,再搭一捆大蒜,明天寄,够吃三四天。”老杨一边盘算一边说,自从村里通了快递,在南通城里工作的女儿就吃上了“直供菜”。

不到两亩的菜地,精打细算种上六七种蔬菜,如同一列列绿色方阵,在阳光下青翠欲滴。以往,老人可没劲头这么精心伺候小菜园。女儿在外打拼,最想念家里种的小菜,但寄个快递要跑到七八里外的镇上,太折腾。让孩子开车回家拿又不划算,都不够油钱。“我们老两口种的菜,吃不掉也卖不掉,最后大多喂了羊,可惜!”老杨说。

“现在怎么寄快递?”记者问。“现在太方便了!上午寄,下午到;下午寄,第二天早上到。”丢下手上的活,老杨一挥手,“走,带你去村里的快递站看看,就在家门口。”

快递站离他家仅100多米,门口挂着两块牌子——电子商务服务站、物流配送服务台。房间约二三十平方米,四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待取的快递。同时,这也是个小超市,零售一些日常用品。

“老杨,今天寄点啥?”看到老主顾登门,服务站负责人黄达芳热情招呼。春节将近,除了蔬菜瓜果,村民最近都在寄香肠、咸鱼。上次还有人捕了条几斤重的鲜鱼,兴冲冲拎来要往城里寄。相比往外寄,村民收到的快递更多,有子女寄来的,也有自己买的。

说话间,门外响起汽车喇叭声,黄达芳说了声“快递来了”,连忙往外跑。一辆贴着“江苏镇村公交”标志的轻型客车停在门口,驾驶员高文锋从车里拎出3只编织袋:“保民村,14件快递!”

打开高文锋的工作记录表,记者看到,镇村公交每天到保民村两趟,分别是上午10点半、下午3点,当天上午已送快递28件。这个月,村里平均每天的快递量约40件,最多的一天达53件。记者凑上前,细看刚到快递的发货单,海南的菠萝蜜、深圳的浴霸、杭州的衣服……大大小小的盒子来自天南地北。

为了圆村民的“网购梦”,两年前,海门出台《推进“交邮合作、快递共配”促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区交通产业集团子公司与申通、圆通、韵达、百世4家快递企业合作,成立了第三方同城配送公司,领到江苏首张“交邮”合作体系下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以盘活交通场站、运输车辆、快递站点为抓手,利用“村村通”公交车剩余运力,通过交通、邮快车运力互补,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农村寄递物流供应体系。截至2021年底,已布点230个村级服务站,真正实现“村村通快递”。

“快递一到,短信通知就到手机上。”50岁的农机手赵红生已成为网购“达人”,他告诉记者,现在足不出村,什么都能买到。

“现在我们‘买全国’,将来我们还要‘卖全国’。”保民村党总支副书记陆丽君说,搭乘快递进村的“顺风车”,去年开始,保民村尝试将村合作农场种的“悦淘乐”大米在“邮乐购”平台销售,没想到,一个多月卖出近2000斤。

来来往往的一件件快递,将保民村与城市的距离拉得更近,也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陆丽君介绍,保民村与扬州大学合作建设的高效园艺示范园正在推进,实验室培育的水果黄瓜、樱桃番茄等新品种将率先落地推广。村里还趁势打造“书记直播间”,春节后示范直播带货,带着乡亲“坐在家里做买卖”。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