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不少水饺店的老板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伏在案头,吭哧吭哧地包水饺,“我们都不够卖的。”南北方人也再次陷入究竟是吃水饺还是吃汤圆的大战中。老南京人的记忆里,豆腐是冬至必吃的一道菜,可如今,南京冬至这一天很多水饺店却生意火爆。越来越多的移民成为了“新南京人”,南京人的冬至习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现代快报+记者 张瑾/文 吉星/摄
点餐高峰外卖不接单,吃饺子要等一小时
中午11时,南京市张府园的一家手工水饺店已经忙碌起来,门口有二三十人在排队。
“买点儿回去意思意思,”排队的市民乐呵呵地分享哪种馅的更好吃,“其实水饺哪里都有,但是今天过节,就吃点好的。很多口味家里都包不出来。”“4个人吃30个,够不够?”“我去年就在这家买的,今年继续来。”水饺店的老板还特地挂上了“吃饺子团团圆圆过冬至”的红色横幅。
中午12时,吉兆营的一家东北水饺店正是最忙碌的时候。
至少有20桌人坐在露天的餐桌上,为了吃上饺子,他们可都不怕冷。他们的手里还捏着一张“爱的号码牌”等待着水饺上桌。“基本上所有口味点了一个遍,等了一个小时呢!”牛肉馅、三鲜馅的水饺或许在今天这场“冬至水饺比赛”中排进前三。而人们的餐桌上,除了水饺,还有刚斩的鸭子、锅贴、卤味等。
除了“嗷嗷待哺”的老饕,在水饺店门口排队等待的还有另一群人——外卖小哥!一位小哥打趣道,“原来中午两个小时能送40多单,今天只能送20单,时间都用来等水饺出锅了!但是过节嘛!下午人少的时候,我再来吃。”“现在吃还要等一小时!”老板吆喝着。
着急的不只是店里的客人,点外卖的顾客也心焦。市民王先生就在App上点了这家的外卖,“外卖不接单了!我刚刚下楼,去单位食堂,一定要在冬至吃上饺子。可去食堂一看,饺子已经卖空了……”他有点惆怅,“中午是吃不上饺子了,晚上早点叫外卖,今天务必吃上饺子。”
下午1时,红庙的一家水饺店,老板直呼不够卖。
不少没叫上外卖的上班族,跑到了店里来吃饺子。“早上10点就叫了外卖,没想到快12点了被取消了,小哥说实在排不上。”一碗冒着热气,飘着葱花的水饺汤,治愈了打工人的胃。“冬天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后厨里,四五个工人手指飞快地在包饺子,他们挖一勺馅放在昨晚就备好的饺子皮上,再蘸上一圈水,大拇指和食指交错着捏上造型。饺子一个挨一个地下锅了。“不知道今天卖了多少,三四十斤肯定有,这都不够卖的。”老板乐得合不拢嘴。“今天冬至,当然要吃水饺啊!”
老南京人的冬至日,烧包吃豆腐
热闹的不光是排不上队的水饺店,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网友也展开了到底是吃水饺还是吃汤圆的讨论。在北方,饺子是冬至的标配,在南方,汤圆是节日的标配。而在南京,老南京人这一天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是鸡汤和豆腐。
市民钟先生小时候长在城南的老城区,他回忆,小时候冬至桌上必定有一盘豆腐。“红烧豆腐,放了葱段和肉末,特别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冬至尚无吃饺子的习惯,他印象中,隔壁邻居祖籍是河北的,倒是会在冬至包饺子。“邻居还会给我家送一盘饺子,那时候街坊感情特别好。”
午休时间,钟先生也和同事们在讨论,各地冬至要吃点什么特色食品。大家说得五花八门,但他身边说吃饺子的人多,豆腐却少有人提起。他感慨,“很多同事都是‘新南京人’,大家提到吃饺子,也很正常。多亏了新移民来到南京,给南京带来活力,城市的习俗也在慢慢改变。”
著名节目主持人吴晓平是个老南京,他告诉记者,冬至这一天,家里一定会有鸡汤和豆腐。“按民间说法,在冬至这天喝鸡汤,可以补上一年。”过去人冬至进补,是为了来年的春天有劲干农活。现在生活好了,但冬至喝鸡汤的习俗还是被不少老南京人保留下来了。豆腐若浇上酱油红烧,会有肉的香味儿。而关于吃豆腐在过去和现在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吴晓平介绍,以前老南京有种说法叫“葱煎豆腐烧大肠”,说的是当时吃豆腐还要配上葱和大肠,这样油水丰富,能够满足物质匮乏时期人们的需求,还有一种“逗富”的寓意。
除了食物,在吴晓平的儿时记忆里,冬至最重要的民俗是烧纸。他告诉记者,“烧包在老南京人的说法里,就是烧一包一包的纸钱!”人们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先祖。
新南京人不断加入,吃的是那份忘不掉的乡愁
如今,在冬至这一天,特意喝鸡汤、吃豆腐的人并不多了。“我们原来冬至这天,在夫子庙的菜场上要排很久的队买豆腐!有些人怕当天买不到,都提前买好了放在冰箱里,到了冬至这一天吃冻豆腐。”吴晓平回忆道。
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每逢此刻都会发起究竟是吃饺子还是汤圆的投票,选择饺子的人要远远多于选汤圆的。这是为何呢?
“首先是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了,原来说冬至大如年,鸡是留到过年再吃的,一年只能吃两三回。现在人经常能吃到。”除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外,吴晓平认为,越来越多外地人来到南京、融入南京,成为了新南京人也是导致饮食习俗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吃其实吃的是一个乡愁,现在南京有很多苏北或是外省人,来到南京学习、工作定居的外乡人很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南京人。”吴晓平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习俗逐渐被年轻人重视起来,而水饺作为一个逢年过节经常出现的食物,自然是更受喜爱。其实我们吃的就是一个节日的气氛!”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冬至时节,除了来上一碗饺子或汤圆,给自己的生活安排一个仪式感,也别忘了给远方的父母、亲人打个电话,一声问候是对他们最温暖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