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周晓青 通讯员 赵晓君)6月毕业季到来,随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面临的重重困难也接踵而至。6月11日,苏州姑苏区沧浪街道·工艺美院创艺联动暨“家门口创业驿站”全覆盖工程启动。本次活动由苏州姑苏区沧浪街道联合姑苏区人社局举办,为大学生提供精准的创业服务。
14个创业项目入驻,今年将实现全覆盖
社会资源缺乏、资金不足、经验欠缺、能力不足,创新想法与社会实际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都限制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脚步。2018年,沧浪街道在辖区桂花、道前、潼一、潼二四个社区试点设立“家门口创业驿站”,邀请创业初期的项目入驻社区,提升创业指导服务针对性。两年来,现有创业项目14个,创业带动就业150余人,年营业额达500万元,为辖区居民服务28场次,社区助业指导室接待创业咨询200人,SIYB创业培训毕结业57人。
今年,沧浪街道在试点社区的基础上,开展“家门口创业驿站”全覆盖工程,计划两年内在辖区各社区完成,提供优质的创业服务。街道充分调动大学生文创资源,与苏州工艺美院深化创艺联动,在谷·姑苏社长期设立工艺美院大学生文创产品展陈空间,每季度更新一次;辖区谷·姑苏社、悦未来青年创业公社分别定向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10个免费创业工位。
搭建平台,创新政校就创业工作合作模式
80后青年夫妻熊国好和赵丽已入驻道前社区创业驿站,他们都是毕业于苏州工艺美院的学生。夫妻俩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将创业重点放在了非遗活动策划和工艺品制作方面。每年,他们组织开展各种苏派剪纸、草编、折扇等手工制作等非遗活动,以及苏州建城史、苏派工匠、苏州状元等文化讲座。熊国好夫妻还将非遗与创意设计相融合,创造出更多贴近生活的文化产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在创业的过程中,社区创业驿站为熊国好团队提供免费活动和办公场地,搭建平台展示和宣传他们的创业项目,并为他们推介资源、跟踪扶持。创业稳定渐入正轨的同时,夫妻俩也在服务回馈社区居民,不断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自试点以来,该项目从2个人的夫妻档发展为11人的手艺人团队,每一位都是有一项或多项非遗技艺的手艺人,现有草棕编、碑拓、苏灯、剪纸等非遗传承技艺。
沧浪街道与苏州工艺美院合作共建已有多年,早在2009年7月,双方合作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大学生虚拟创业工作室”,合作举办了“创意端午”青年创业手作集市。接下来,沧浪街道将依托辖区创业基地、社区“助业指导室”、“家门口创业驿站”等载体资源,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生态链,创新政校就创业工作合作模式,促进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沪苏同城合作的背景下,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