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与世长辞。而不久前,这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杂交水稻事业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国之栋梁,还和团队人员一起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探讨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的实施方案。
“学农好啊!”:“袁小孩”的农田梦
1930年9月7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张出生登记材料上,姓名栏匆匆写着“袁小孩”三个字。很难想象,正是这位“袁小孩”在90多年后的今天让亿万人不再需要忍受饥饿。
袁隆平小学时,学校组织去园艺场郊游。六月的果园里,成熟饱满的桃子、葡萄挂在枝头,明晃晃的生机在袁隆平幼小的心里埋下一粒种子,“学农好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袁隆平在流亡途中每每看到面如土色的同胞和满目疮痍的土地,心里总泛起阵阵痛楚。
报考大学时,袁隆平毅然决然地报考农业,“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他进入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学习,后被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任教。
“有困难,有坎坷,要奋发图强才行”:九年青春叩开梦想之门
上世纪特殊年代,人民吃不饱饭的情景是袁隆平不愿回想的伤心事,他下定决心让中国人吃上饱饭。
1961年7月,一株特殊的水稻引起了袁隆平的注意,它的穗粒竟然饱满到有230粒。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但当时,权威遗传学专家普遍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袁隆平的想法不被看好。
不惧外人言,从1964年起,袁隆平着手进行杂交水稻育种,于1966年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就此拉开。
“就像候鸟追着太阳”,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里,袁隆平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育种研究。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76年起,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大幅度提高。
“中国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用一生去实现禾下乘凉梦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埋首田间地头的袁隆平,怀抱着这个单纯而简朴的愿望,一刻不停歇地奋斗着。
从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开始,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从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一直增长到1000公斤和1100公斤。袁隆平团队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对“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世纪问题,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的另一个梦。“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撰写《杂交水稻简明教程》,并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目前,杂交水稻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许多国家因此摆脱饥饿。为了感谢袁隆平,马达加斯加还特地使用杂交水稻作新版货币图案。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九旬高龄仍下田数穗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获“共和国勋章”,但他并未留在北京参加国庆阅兵观礼,而是尽快返回湖南家中。“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他一刻也离不开超级稻。
水稻就像他的孩子,总被惦念着。即便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隆平还向护士打听天气,担心第三季杂交稻的长势。
即便是九旬高龄,袁隆平也常常下田数穗。对学生,他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希冀他们对土地始终怀着一份热忱。在病房中还能讲话时,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他希望,学生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推广好。“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在他看来,田间地头才是农业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主战场。
5月22日,运送袁隆平遗体的车驶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是他最后一次看他牵挂一辈子的杂交稻。
“除非走不动了,看不见了,那就退休了”:盐碱地里飘稻香
巨星陨落,但他的播下的稻穗还在抽芽拨穗。2012年开始,海水稻的研究成为袁隆平工作的重点。让荒废的盐碱地铺上沉甸甸的金黄,是他想要突破的难关。
2020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五大类盐碱地区建立“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基地。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作为东部滨海盐碱地,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试验示范种植基地。
在袁隆平团队的悉心呵护下,盐碱地有了新生机。袁隆平曾欣喜地记录:“近几年来,中国海水稻的研发不断取得重要进展,推广面积在扩大,产量也不断取得新突破,特别是最近江苏南通的大面积示范经测产达到平均亩产 802.9 公斤,使我感到非常欣慰!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对于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十分重要,尤其在当前世界疫情背景下,大大地提升了国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信心,中国通过提高单产和扩大种植面积,完全能保障粮食自给,不会出现‘粮荒’。”
60年前,百姓向天地要丰收。而现在,中国人再也不怕饥荒侵袭。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有一颗被命名为“袁隆平星”小行星将永远闪耀。
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新京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新华视点微博、新华出版社、环球网、江苏共青团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春晖 童棹凡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