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新沂市。室外气温降至零下11度。赵沂娟在新沂市救助管理站里的“家”开着空调,暖意十足。当天,是她在新沂安家一周年的日子。
此前,赵沂娟曾在新沂路边乞讨,衣衫褴褛、面黄肌瘦。2019年12月30日,她被新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带回救助站。从此,她有了家,也有了名字——“赵沂娟”。
新沂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王岩介绍,这位老人伴有智力上的缺陷,没有名字,年龄也无从考证,于是根据她的体貌特征,估算了出生日期。
“丁新和、丁沂纯、丁沂江,李新城、李新富、李新山……”挂在救助站照料中心墙上的“照料中心救助托养人员信息”,名字中的第二个字都是“新”或“沂”。从2020年3月开始,新沂市民政局将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站超过3个月的53名流浪乞讨人员,以特困供养的方式一次性落户安置、集中供养。
王岩介绍,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之后,救助站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检查和身份登记,发现危险人员,报给公安机关;发现患病人员,送到市中医院救治;能说清身份的,送回原户籍地;不能说清身份的,在公安机关协助下,通过在网上发布寻人信息、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方式,积极为他们寻找亲人。
3年来,新沂市已成功寻亲137人次,护送返乡59人次,在原来滞留的75人中甄别核实出其中22人的户籍信息,全部送返。最后剩下的这53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力和精神障碍,大部分在新沂滞留超过3个月,最长的已有5年。他们没有姓名、没有亲友、无法与人正常沟通,既不知从哪里来,更不知向何处去。如果任由他们流落街头,不仅衣食无着,一次普通疾病、一场寒流雨雪,都会令他们处于危险境地。新沂市救助站与驻地派出所和市社会福利院沟通衔接,为每个人拍照、登记、取名、落户等。从2020年3月开始,他们正式成为新沂人。
王岩介绍,他们的姓都是从百家姓里选取的。比如2015年前来的,都姓丁;2016年来的,就姓赵。如果是男性,名字中的第二个字就叫“新”;如果是女性,名字中的第二个字就叫“沂”。落户后,他们就有了合法身份,可以享受基本社会保障供养。“按照政策,他们每人每月可以得到1350元的生活补助。救助中心再按这个标准,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当地养老院合作,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记者 李先昭 通讯员 满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