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宿迁大叔坚持创作12年 3000多幅钢笔画见证家乡巨变
2020-10-01 07:04:00  来源:现代快报  
1
听新闻

从12年前开始,张岩用一支钢笔,把家乡宿迁市泗阳县的城市变化、著名建筑一笔一画地临摹下来,绘制成了3000多幅钢笔画。记者了解到,这些画作被他装订成了15本画册。虽然外观上有些简陋,却能让人穿越时空,看着这座县城的大桥从窄到宽、看到城外的一片无人问津的废旧汪塘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宏伟大气的文化中心……

张岩今年57岁,宿迁市泗阳县人。“我从11岁拿起画笔,到现在46年过去了,就没舍得放下。”张岩回忆,从小时候临摹小人书开始,到后来考上原淮阴市商业学校美术系学习专业绘画技巧,起初他并没有想过要用画笔来记录家乡变化。

那时候为提高画技,张岩一有空就会到泗阳县城运河风光带去写生,“有个陌生人对我的画比较欣赏,经常会站在我旁边看我画画。”张岩说,2008年的时候,就是这个陌生人主动上来搭讪,给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作品很好,但稍微有点单一,为什么只在公园里画呢?走上街头说不定会有惊喜。”

这句话让张岩有了灵感,很快就找到了方向。“我在家整理自己的作品时发现,即使是在同一个地点取景、临摹,但是对比后更能感受到变化,现在城市发展得太快了。”张岩说,从那以后,他开始用手中的画笔来记录家乡的变化。

12年里,他总共绘制了3000多幅作品,一笔一画记录下了泗阳县这些年的点滴变化。“很多在当时看着不起眼的角落,一不留神就换了面貌,所以现在看到什么都想画下来。”张岩说,通过这些作品,家乡的点滴变化仿佛被实体化了,让他在自豪和满足之余,也多了一份使命感,“我想尽自己所能把家乡的每一个变化都留在画本上,勾勒出家乡的变化和人们的多彩新生活,留住美好的记忆。”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孙旭晖

标签:南京;泗阳县;家乡
责编:李旸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