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丹徒区高资街道62岁的李慈祥大爷,16日高高兴兴地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出院回家,“多亏姚主任他们几位专家送医下乡,及时筛查出我的早期胃癌,否则我这条老命真就难说了。”
李大爷的幸运得益于镇江一院消化内科党支部的党建服务品牌“明月计划”。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去年底该院党委创新党建工作,提出将“党支部建在科室上”,全院共成立39个党支部,每个支部都有服务品牌,比如内科第一支部的“护心行动”、外科第一支部的“善来疝去”、外科第三支部的“粉红丝带”等,消化内科党支部的“明月计划”也是其中之一。
消化内科主任姚俊告诉记者,八九年前,他就和几位同事主动下农村帮助当地卫生院开展早癌筛查,“下基层要起早贪晚,早晨四五点钟就出发,而且是免费义务劳动,起初我们只能号召党员志愿者参加,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就这样,几年下来筛查10多万人。”
镇江一院党委书记孙萍说,新形势下,医院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各个科室、部门的核心作用,是全国公立医院都在探索的课题。镇江一院每个科室成立一个党支部,原则上科主任担任支部书记,作为党建和业务骨干、带头人,发挥党组织优势,打造一批患者欢迎、内涵丰富的党建服务品牌。
“一个支部建设一个品牌”对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触动很大。该院呼吸科主任、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王剑说,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党员的政治品德镶嵌到日常工作中。
镇江一院还开展“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双培养机制,让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该院呼吸内科援黄石医生阳韬,就是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才俊之一。阳韬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看到举国上下,处处党员先上,特别是在黄石前线,队友们成立临时党小组,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拧成一股绳,让我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识更加深刻,因此特别迫切想加入党组织。 记者 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