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见证文脉与国脉联结 《朝天宫下》再现“故宫文物南迁”
2020-08-02 07: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起增  
1
听新闻

演出现场。李卉 摄

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在这个重要的年份,一部与故宫、与故宫文物南迁、与抗日战争密切相关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7月31日晚,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制作、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话剧《朝天宫下》在江苏大剧院戏剧厅进行首演,烽火下的“护宝”传奇, 一场“文物南迁”的往事穿过岁月长河再现。8月1日,该剧上演了第二场。

烽烟南渡,剧情扣人心弦

“‘九一八’烽烟骤起,北平岌岌可危;紫禁城风声鹤唳,国宝何去何从?”大幕拉开,一派忙碌和紧张的气氛传递开来。从北平到南京,从故宫到朝天宫,一万三千余箱国宝级文物,开始了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文物迁徙行动。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城,南京沦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宫地下文物仓库的部分故宫南迁文物危在旦夕。文物仓库主任带着学生,正想对文物进行转移,不料此时,日本文物搜查队队长带着京都大学文物教授前来搜查……在此危急关头,故宫人坚持“国家亡了,有复国之日。文物一毁,文化一亡,就永无复兴之望”的理念,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进行文化较量与文化抗争,终于使日本侵略军掠夺中国文物的企图成为泡影,中华国宝得以保全。

戏中,无数人耗费心血、拼尽性命所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器物,更是民族的文化遗产;所誓死捍卫的,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民族的尊严。“文化之根永存,中国必将复兴。” 江苏省文联主席、该剧编剧、艺术总监章剑华说,创作该剧的初衷正如主题歌所言:记住这一刻,记住这一切。血脉与文脉相连,文脉与国脉相接。

演出结束,全场收获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位南京观众感同身受,故事发生在南京,展现在眼前的便是朝天宫中气势雄伟的著名建筑“明伦堂”,“这个既写实又有意味的场景,把我的思绪瞬间带入了历史的时空。”

聚焦本土故事,江苏原创很有“戏”

话剧《朝天宫下》剧情有真实的故事背景,在“文物南迁”这个历时多年、复杂多变的重大事件中,截取了一个片断。这部作品显然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气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信念信仰教育的好教材。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好剧,主要力量都出自江苏本土,凸显江苏原创。

章剑华形容该剧原创有三:一是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江苏故事;二是就地用人,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制作、剧组都是江苏班底;三是就地生产,由江苏大剧院出品,是真正的江苏制造。据了解,原创话剧《朝天宫下》是江苏大剧院第五部自制剧目,同时也是第一部以话剧形式呈现的文艺作品。《朝天宫下》的创排,也是聚焦江苏本土题材,秉持江苏人文情怀,致力打造“江苏出品”的又一次积极实践。

去年11月筹备至今,章剑华九易手稿,导演蔡向亮和所有主演一起反复进行剧本朗读、排练。据了解,话剧《朝天宫下》主演“前、后浪”齐上阵,集合了诸多优秀演员,既有郝光、肖明、马小宁等老戏骨加持,也有孙岚、曾真、盛凡等一批中青年杰俊参演。“一座朝天宫,半部南都史。”朝天宫看尽金陵千年光华,《朝天宫下》见证文脉与国脉联结。如今朝天宫内飞檐翘角肆意洒脱,勾着人在步履之间仰望,越过屋顶的流线,穿越时光的间隙,历史的回声依旧,故宫人风骨长存。(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起增)

标签:
责编:袁中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