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10项民生实事人大代表专题监督启动
2020-03-26 07:3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周敏  
1
听新闻

3月25日,记者从南京市人大代表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部署会上获悉,即日起,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10个监督小组,对市人大代表首次票决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医养深度整合等10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一对一”专题监督。

“524名市人大代表+市区人大”齐参与,最强力量投入监督

今年1月12日,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500余名市人大代表投票决定市政府2020年重点实施的10项民生实事。这是南京历史上首次在人代会上通过人大代表投票方式决定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这10项民生实事包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方便群众交通出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推进垃圾分类治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改造治理棚户危房、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治理城市水环境、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记者在《关于组织市人大代表对2020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监督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看到,市人大常委会组建10个市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对10项民生实事实施项目进行“一对一”的靶向精准监督。

“每个市人大代表监督组由四个方面人员构成: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11个工作机构,11个区人大常委会以及江北新区、南京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市人大代表专业组,各区的市人大代表小组。”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主任吴成钢说,全市524名市人大代表通过各区的市人大代表小组全部编入10个监督组,对10项民生实事项目展开全程监督。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政府各部门单位是项目的具体承办者、责任人,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工作机构是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的组织者,524名市人大代表是监督者,各个方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进项目的高效有序实施,让850多万南京人民真正成为受益者。

“专业组+交叉监督”双管齐下,专业力量让监督组“眼睛很毒”

同时,注重引入市人大代表专业组参与监督,将让各监督组长出“火眼金睛”。“代表专业组是根据市人大代表的职业背景、行业特点、工作专长分别组织起来的,组员多是行业精英和专家型人才,他们的眼睛更狠毒,发现问题更精准,监督更有力。”市人大代表社会建设专业组组长,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纪委书记、副局长潘维告诉记者。

《方案》还明确,为了能够更好地依靠专业力量开展监督,还明确了各组可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非本监督组的市人大代表参加督办活动;有的区除了安排的监督事项外,如果对其他实施项目有关联或者有兴趣,也可以主动参与到其他项目的监督中去。

“任务清单+路线图”清晰明了,严密组织让监督“有序有效”

“监督组将采取听取汇报、随机查访、代表持证视察、听取第三方意见及社会反响等5种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监督。”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负责人说。据了解,专题监督中,每个监督组既要听取项目实施单位的总体安排、实施计划、存在问题和困难,也要对在建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既要关注项目的进度和资金使命情况,也要关注项目质量是否可靠、细节处理是否到位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方案》还明确了专题监督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求“全年监督活动不少于3次”:6月份重点开展主题视察活动,各监督组可采取听取汇报、开展实地视察检查等方式展开;8月份重点开展主题接待活动,结合市人大代表政务中心联系点接待活动,围绕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10月份重点开展项目监督工作的质效评估活动,对标找差,补缺补短,促进和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报告一测评”组合监督项目情况,测评结果将向社会公开

记者从现场获悉,各监督组须根据监督情况,在今年12月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召开前10日,形成书面监督报告报市人大常委会,书面监督报告要对项目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形成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情况报告,与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各监督组监督报告,一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完成总体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将测评结果书面印发全体市人大代表,并向社会公开。通讯员 肖日东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敏

标签:民生实事;人大;项目监督工作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