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全国运行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超过10万台 南京要求:电梯使用10年以上要进行安全评估
2019-09-03 07: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重庆市渝中区西信洲际花园居民最近满怀期待:当地启动电梯更新改造工程,他们很快将用上新电梯,告别故障频发的旧电梯。

  各地正在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中,电梯改造成为重点。业内人士估算,目前,全国范围内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数量超过10万台。如此大规模的旧电梯改造,谁来主导?如何推动?钱从哪儿来?“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多地将老旧电梯改造列入政府工作日程

  西信洲际花园是2004年建成的,近年来,居民一直为电梯闹心。小区A栋25楼有3部电梯,一部已经停运多年,另一部经常停梯维修,时好时坏。上千居民上下楼仅有一部电梯能正常运行。小区居民万明洋老人说,电梯经常出故障,有一次他被困在电梯半个多小时。今年6月,当地启动电梯更新改造工程,万明洋和邻居们很快将用上新电梯。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2月出台的《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大修有关政策,建立安全评估机制。记者发现,目前,重庆、福建、浙江、湖北、湖南等多个省份都已出台政策,将老旧电梯改造列入政府工作日程。

  南京要求:电梯使用10年以上要进行安全评估

  使用多久的电梯应该进行维修改造?动辄数万、数十万元的改造资金从何而来?改造后电梯运营维保如何保障?针对普遍存在的痛点,不少地区纷纷出台政策进行破解。

  ——明确老旧电梯改造标准。福建、杭州、深圳等地电梯安全管理办法都要求,电梯使用年限达到15年时,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论确定继续使用电梯的条件或对电梯进行修理、改造、更新。重庆、南京等地要求,电梯投入使用10年以上需继续使用的,除每年定期检验外,还应进行安全评估。

  ——明确电梯改造资金筹集渠道。老旧电梯维修、更新动辄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多数地区明确,电梯改造资金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或者根据相关管理规定由所有权人分摊。同时,多地也出台财政补助政策,支持老旧电梯改造。

  ——设立电梯长效管理机制。老旧电梯改造维修后,还需要良好的维护保养以及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浙江省提出,推行电梯“保险+服务”,探索建立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用于投保电梯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的工作机制。湖南省规定,研究制定电梯轿厢广告收入使用办法,补充电梯维修资金。

  未来需面对难点:保养质量、强制性安全评估、电梯“养老”基金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但老旧电梯改造还面临诸多难题。

  业内人士介绍,定期检验对保障电梯安全非常重要,但随着电梯数量迅猛增长,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此外,市场上电梯维保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电梯未能按国家标准保养,风险隐患无法及时发现、排除。

  有特检系统人士介绍,各地要求老旧电梯使用达到一定年限,必须接受安全评估;但这一要求缺乏强制性,而且安全评估收费数千元。除非电梯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一般情况下,小区主动开展安全评估积极性不高。同时老旧电梯改造更新涉及费用分摊问题,遇到住户反对就很难开展。

  “老旧电梯改造投入不能过度依赖财政资金。”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监管科科长陈宏表示,破解老旧电梯改造资金难题,需要探索将社区停车位、电梯广告等部分公共收益纳入电梯维修改造基金,设立电梯“养老保险”。

  据新华社

标签:电梯;工作日程;老旧电梯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