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儿童针灸推拿门诊,刚刚6个月大的小乐正在接受斜颈推拿治疗,“之前我们一直认为要等到1岁半之后动手术治疗,乐乐3个月大的时候,听朋友介绍才知道可以用推拿。”小乐妈妈说道。
与小乐家情况差不多的家庭不在少数,佳佳也是一名斜颈小患儿,她第一次就诊时已经9个月,医生检查时发现佳佳一侧颈部已有一个3×3cm大小的硬块,且已纤维化,摸上去就像石头一般硬。医生坦言,佳佳已经错过了治疗斜颈的黄金时期,如果早几个月来就诊,她的病情不至于发展如此。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中医师王亚飞告诉记者,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其病因有多种,一是肌性斜颈,这是最常见的斜颈类型,约占98%以上。主要是因颈部的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颈部歪斜。其造成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是胎儿在子宫内的最后6周左右,由于胎位不正、脐带绕颈、胎儿过大、羊水过少、母亲过度左侧卧等一系列活动受限因素,以及分娩时产伤所致。第二,其他类型斜颈,如由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肉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
王亚飞医生表示,“在美国,对于肌性斜颈患儿,早期也是采取揉捏牵拉等物理治疗方法,只有1岁半以后、活动受限大于30度患儿才会用手术方式。“
王医生表示,日常生活中家长早期发现鉴别宝宝的病情非常重要,有些宝宝已经会坐会爬了,才发现头向一侧明显歪斜,又或者家长发现了却没当回事,这样往往会错过保守治疗的良好时期。如何在早期鉴别孩子的病情,王医生介绍:1、观察刚出生的宝宝是否两颊有明显大小,一半以上斜颈的宝宝下颌两侧有大小,一般小的一侧是患侧;2、观察宝宝的眼睛是否有明显大小,大多数的斜颈宝宝刚出生时会出现“眼开眼闭”的状况,而且会持续几天;3、观察宝宝睡觉的姿势,头是否喜欢向一侧方向睡觉,很少转向另一侧,或者家长强制性将宝宝的头转向另一侧,但宝宝很快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一般宝宝不愿意转的那一侧就是患侧;4、除了观察外,家长还可以用手指抚摸宝宝的颈部前侧肌肉,两侧对比一下,是否一侧的肌肉较另一侧紧张,是否可以摸到肿块。通过自查及时辨别,有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通讯员 史月
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