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一笼小笼包8元,现在要9.5元,怎么涨价了!”“南京小馄饨都是5元一碗,怎么变成6元了?”这两天,有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几天没吃,小笼包小馄饨价格涨了一截。近阶段,受猪肉价格影响,爱逛菜场的阿姨们直呼吃不消。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企业都出现了较大的涨价压力,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肉包子等,餐馆的价格已经承受不了压力,开始陆续涨价。
市民杨先生外出就餐时发现,南京老字号餐饮企业四川酒家在大堂贴出公告,“自今年年初起,市场上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且持续上升,店方在此期间承受了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经营压力。为确保货源供应和产品品质……自4月21日起,小笼包价格由目前的8元一笼上调至9.5元一笼……”记者也注意到,年后不少包子店、馄饨店、面馆选择了统一调价,如原本5元一碗的小馄饨涨到了6元。尽管1块钱在很多人看来并不起眼,但对于馄饨店来说,那区别可就大了。按照老板的计算,正常一碗小馄饨,刨去成本、房租和人工,利润也就在1块到2块钱之间,每天都要卖出接近500碗小馄饨,这样算下来,不涨价等于每天要亏损500元。
“肉包子涨3毛也是不得已”,一家包子店的老板介绍,“肉价上涨是主要原因,成本涨了3成,我们8成的产品里面都含有肉。此外,青菜和红豆都有上涨,涨幅在6%。”同时,记者了解到,两年前一家包子店一袋面粉只要70多元,现在要100多元,“面粉也在涨,卖同样多的包子我每个月的面粉成本就要多出1600元。”不仅如此,“其实包子的价格和3年前没有多大变化,但是3年来我的房租和人工成本都在上涨,原来5万租一间门面房,现在要10万,涨了100%。”
记者还走访了市区多家餐饮企业,对方纷纷诉苦,春节之后,不仅人员成本增加,食材成本也居高不下,大多餐馆选择“避重就轻”,尽量不上调价格,适当减少菜品中猪肉的用量。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与上年同月相比,价格总水平上涨2.5%。其中,食品烟酒上涨5.0%,在八大类价格中涨幅最高。猪肉价格节后保持上涨趋势,涨幅为1.5%。
记者 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