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两年多增设六百三十三部电梯 四十多个城市来“取经”
2019-03-18 07: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盛文虎  
1
听新闻

  破题垂直出行, 走好回家最后一步

  ◆ 本期关键词: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我国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连续两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2018年的“鼓励”到2019年的“支持”,细微的变化背后,是这项民生工程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变得越来越急迫。2016年11月,《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正式实施,截至今年3月8日,全市累计已有633部电梯完工,办理施工许可的达1078部,签订书面协议2163部。

  “业主主导、政府搭台、专业辅导、市场运作”,南京市增梯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兰文平,用这16个字总结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南京经验”。短短两年多时间,南京的增梯工作完成了从零起步到加速超越的过程,为破解这道全国性的难题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从“剑拔弩张”到“有商有量”

  13日中午,看着玻璃外罩内的电梯稳稳停在5楼和6楼之间的廊桥,家住东南大学家属区的葛飞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从去年5月签下书面协议开始,作为牵头人的他已经为这部电梯奔忙了大半年,上周,新装的电梯终于通过了验收。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统一楼上楼下居民之间的意见是第一道难关。一楼、二楼居民没有加装电梯的需求,但施工过程却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如何取得他们的谅解,这就需要像葛飞这样热心的牵头人。住在顶楼的葛飞,因为还年轻,电梯对他来说可有可无。不过,5楼的一位独居奶奶出行不便,主动上门找他牵头。这大半年,与街道、社区和电梯施工方协调沟通,组织邻里开议事会的事全落到了葛飞身上。幸亏楼下的老邻居都很配合,整个过程相当顺利。看着电梯正常运转,葛飞也感慨万千:“人迟早都有老的一天,我多做一点,也等于是在帮助30年后的自己。”

  不过,633部已经完工的电梯,大部分没有这么顺利。“楼上楼下、老年青年、有钱没钱。”兰文平将居民的矛盾归纳为三种。而化解矛盾,需要基层社区工作者充当“润滑剂”。

  建邺区莫愁湖街道江东门社区,天顺苑小区14个单元已经装了12部电梯,还有2部也签了协议。之前,一位居民坚决反对增设电梯,社区书记张来荒已经记不清往他家跑了多少趟,苦口婆心劝说,最终化解了他心里的疙瘩,这位居民后来甚至成了社区的志愿者,逢人就讲加装电梯的好处。“我们社区完工的16部电梯,低楼层业主没有一户提出要补偿,怎么做到的?靠的就是我们社区工作者的两条腿和一张嘴。”张来荒也在加装电梯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开居民议事会必须带上一楼二楼居民,给他们足够的尊重,楼上住户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有事好商量,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化解居民矛盾没有捷径,只有打好“感情牌”一条路。为推进电梯加装工作,街道社区投入大量精力,搭建议事平台,以民主促民生,有效钝化了群众矛盾。随着一部部电梯拔地而起,原本只是点头之交的邻里关系,因为一场场议事会变得热络起来,之前连居民家门都进不了的社工,因为帮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如今一呼百应。

  给“疑难杂症”配“专科医生”

  南京的增梯工作,最早开始于新世纪第一个十年,2013年,南京推出加装电梯《暂行办法》,但由于条件苛刻,3年间仅加装了3部电梯,“装一部电梯比建一栋房子都难”。

  鼓楼区马家街40号小区是中国药科大学教职工家属区,2015年就开始筹备加装电梯。“新政策出台前,我们跑了规划局、街道、电梯公司等单位,真的数不清多少趟了。”退休教师达式喜是当时的牵头人,尽管条件都具备,但各种事项千头万绪,很多部门门都找不到。2016年新政策出台后,小区所在的观音里社区组织成立增梯筹备小组,帮助居民协调职能部门,跑腿办理前期手续,两年多时间,7个单元全部装上了电梯。在玄武区, 7个街道均配备了增梯专办员,为业主申请增梯所需要的专业性强又相当复杂的审批手续,提供代办和一条龙服务。

  12日,已经退休的原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挺,早早就来到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农科院社区,社区书记唐春红已经等候多时。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37年的杨挺,是南京增梯专家库的42名智囊之一,“杨院长是学术权威,居民议事会上有人担心加装电梯的安全性,只要他一讲解,立即能打消大家的疑虑。”唐春红说,得益于专家的坐镇,农科院社区146个单元,已经加装了42部电梯,还有67部正在申办手续。

  去年刚刚卸任人大代表的杨挺,一副古道热肠,增梯一有技术难题,他准会带着所有增梯文件到场。目前南京普遍采用的“半层入户”电梯加装模式,就是他在反复论证之后提出的,“看到一部电梯装起来,真比我以前干了个大项目还兴奋,跟拿了鲁班奖一样。”42个增梯顾问,不仅有杨挺这样的建筑专家,还有法律、金融、电梯建设等方面的专家,各种“疑难杂症”都配备了“专科医生”。

  加装电梯过程中,地下管线移改是影响施工进度的“拦路虎”。水、电、气、电视、电话、宽带……一个电梯基坑最长能拖一年才完成。为打通“肠梗阻”,增梯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与各区、各管线单位通过协商,出台了《关于做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线移改工作的通知》,破解了管线移改工作沟通难、申办难、费用结算难等问题,形成了“1+11”的政策体系,装梯效率大大提升。

  变“政府包办”为“共建共享”

  老龄化不断加速,对电梯的需求与日俱增。南京增梯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市满足加装条件的房屋,可增设电梯超过8000部。目前,加装电梯每台费用在40-60万元之间,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靠“政府包办”显然行不通。

  南京市规定,主城六区内2000年前建成的7层住宅一次性补贴20万元,6层18万元,5层16万元,4层14万元,为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截至去年年底,南京有220部电梯符合申请财政补贴条件,补贴资金约3530万元,占加装电梯总费用的29.7%,其中,114部电梯已拿到财政补贴资金,共计2168万元。

  政府的补贴,大大减轻了居民的资金压力。家住玄武区锁金村街道新庄花园的周树春和陆剑芳老两口,2017年用上了电梯,一共出资5万多元,因中风而行动不便的周树春,如今每天都能坐着电梯下楼遛弯。“我家二姐夫知道我们装了电梯,不知道有多羡慕。”陆剑芳笑着说,“以前下楼要走97级台阶,现在只要走9级,这5万元花得值。”

  一次性拿出5万元,对于不少困难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部分人群的增梯需求如何满足?南京又试点了租赁电梯模式——居民按年缴纳租金,租满15年即可获得电梯产权。去年8月,第一台租赁电梯就在玄武区樱铁村社区完工,6楼居民的年租金为4500元,3楼每年租金仅为2400元。同时,玄武区还创新设立第三方资金管理平台,为每部电梯的建设者开设公共资金专有账户,每一个增梯项目分步骤验收通过以后,经业主签字确认,由银行直接支付给建设单位,避免了诸多潜在风险。

  给居民减轻经济压力,南京各部门使出了浑身解数。《实施办法》规定,市民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使用住宅维修资金用于加装电梯。同时,区、街道也多方筹集资金,在老旧小区整治时统筹考虑加装电梯可能需要的管网线路迁移事项,预先作出工程处理,大大降低了群众加装电梯的支出和额外费用。

  两年的实践,南京逐步探索出一套全流程可复制的“增梯样板”,在全国竖起了“南京标杆”。加装电梯连续两年被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功不可没。近一年多来,包括北京、广州、杭州在内的40多个兄弟城市纷纷来宁“取经”。如今,南京增梯的裂变效应已经显现,“一个小区只要成功加装一部,很快就会有邻近单元跟进,因为这确实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杨挺坚信,只要政府持续推进,艰难的台阶最终都会变成幸福的电梯。

  记者 盛文虎

  通讯员 王盛方 张 程

  ■ 专家点评 >>>

  对社会而言,加装电梯是小事情、大建设;对城市文明而言,加装电梯是小目标、大进步。南京的增梯故事和地方实践充分体现了“美丽家园、共同缔造”的系统思维,生动展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社会各界都要高度关注适老化设施的完善和提升,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南京市选择老楼加电梯这个群众现实“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先手棋,努力突破政策瓶颈畅通渠道,广泛宣传发动吸引各方参与,扎实组织落细落小打消顾虑,创新举措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精准施策,精心组织,精细管理,定位准、政策好、工作实,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地方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放心、暖心、顺心、动心、安心、省心、宽心的南京模式,成体系、可复制,让曾经艰难的台阶变成了顺达的幸福电梯,树立了南京标杆,展示了江苏元素,值得在各地推广,为南京点赞打call加油!

  冯秋婷(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

标签: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