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将围绕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江宁提出的“当好六个排头示范”要求,抓住省里在江宁开展苏南现代化建设试点的机遇,扎实深入“学南山、赶昆山、超萧山”,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最前列,为南京打造城市标识、提升首位度贡献江宁力量。
对标更强的竞争力,在“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上争先领跑。加快建设紫金山实验室、中国药谷、环东大知识创新圈等重大科创平台,力争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0家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为创新名城核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全力推进格力、中兴、长安、LG、烽火等龙头项目建设,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30条、做精做特做强民营实体经济,奋力建设自主可控的引领性地标产业集群。进一步在审批服务便利化、中小工业集中区转型、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国资国企改革等方面发力出招、攻坚突破,高质量完成集成改革试点任务,为全市深化改革提供更多“江宁方案”。
对标更广的开放度,在“开放包容的国际风范”上争先领跑。启动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航空产业基地创建,力争三年建成滨江千亿级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抓住全市“招商突破年”契机,瞄准海外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四面出击强势招商招智,确保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依托首届“南京创新周”重大平台,高水平办好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以及一批江宁专场活动,推动江宁发展拥抱全世界。
对标更优的品质度,在“卓尔不群的美丽印象”上争先领跑。引入市场力量、前沿技术、高端机构,系统精准彻底治水,高标准完成长江岸线环境整治和通江河水质提升,全面消除建成区劣五类水体。大力推进“四变兴农、五新强村”,实施千亿文旅产业工程、千里骑行绿道工程、“两村一居”振兴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打造令人向往的“美丽江宁”,力争创成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打响乡村振兴江宁品牌。
对标更高的软实力,在“独具魅力的人文气质”上争先领跑。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试点机遇,完善“志愿者服务+新典型引路+新乡贤参与+老百姓共治”的文明创建模式。加快建设省园艺博览园、牛首山金陵小镇两个旗舰文旅综合体,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城市文化客厅、社区邻里书房、特色文化街角、乡村振兴学习堂,推动一批城市旧厂区、旧园区“变身”活力文创空间。
对标更足的获得感,在“更有品质的幸福生活”上争先领跑。抓好全年10大类、150项民生实事,以及695项民生“三微”工程,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在去年所有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脱贫摘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让群众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本报记者 毛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