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日讯(通讯员 胥林花 记者 华琳月 吴旭渤)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2月1日上午,江苏省肿瘤医院门诊大厅,9位身穿红马甲的演奏者在此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吸引了众多患者和家属围观。这是该院“音悦坊”的首秀,参与演出的志愿者都是该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尝试用音乐去抚慰肿瘤患者,为他们打气。这一举措在江苏的医疗圈是一个新的创举。
“音悦坊”,顾名思义就是用音乐让患者的心情“悦”起来。说起“音悦坊”创办的初心,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鲍军教授有一点点的“小骄傲”,因为“音悦坊”是由该院的医生、护士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自发组成的,志愿者们都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而且因为场地有限,演奏的乐器只能是小提琴、笛子、吉他等。“这是一个不专业,但有爱、时尚的轻音乐团。”鲍军评价说,志愿者们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奉献给患者,用音乐给患者送去“抚慰”和“希望”。以后,他们每周固定时间都会在门诊大厅或病区演奏。
据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冯继锋教授介绍,作为江苏最大的肿瘤防治医院,该院接诊的肿瘤患者不断增加,而且据统计,有65%左右是南京以外的患者。“如今,肿瘤已经不再是绝症的代名词,很多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生存。”鲍军告诉记者,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性的治疗,比如心理、营养、运动等。“音悦坊”属于“心理关爱”范畴。冯继锋表示,音乐疗法不但是一种帮助患者康复的措施,也可以借“音悦坊”的演奏,向患者和家属传播肿瘤是可防可治的理念,通过音乐构建起医患互动的桥梁。
江苏省肿瘤医院“音悦坊”和一般的社会演出不一样,所选择的音乐以舒缓的轻音乐为主,向患者传递正能量。鲍军说,该院的“音悦坊”是一个“爱”的载体,今后,该院不但会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演奏技能,还乐意接受外部的志愿者。“癌症患者除了医务人员的关爱,也需要社会人士的帮助,希望社会有爱的音乐爱好者可以加入我们,一起为肿瘤患者加油打气。”
“音悦坊”的推出,与该院去年11月份新组建的医务社工部密切相关。鲍军表示,该院的医务社工,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上岗,需要懂医护知识,也要会和患者及其家属交朋友。医院还要求所有新进员工必须有“医务社工”的经历,培养他们的爱心,让他们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也让他们知道,医生、护士如何做才能实实在在解决患者问题,这将为他们今后成为一名“仁医仁护”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