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2019
中国江苏网讯 2019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全面履行新时代民政工作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层的社会治理和最基础的专项管理职责,砥砺奋进,着力抓好8个重点环节,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
1、强化“温情救助”,坚决守住脱贫攻坚底线。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农村低保最低保障标准要超过脱贫攻坚时序进度要求。全面实施重残重病“单人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完善临时救助机制,落实特困供养政策,推进低保专项治理,推进社会救助失信惩戒。
2、强化综合监管,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开展城市养老和养老院建设专题调研,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强化困难老年人服务保障,深化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开展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稳步增加养老床位总量。
3、强化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儿童关爱保障。坚持系统化思维,探索建立涵盖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及其他儿童福利工作在内的整体性儿童服务保障体系。
4、强化政策落实,着力提升残疾人福利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加大残疾人保障力度,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开展“救助管理工作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乡镇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殡仪馆等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惠民绿色节地殡葬和文明祭扫,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5、强化多维创新,不断深化基层治理改革。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研制乡镇政府服务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继续推进“政社互动”“减负增效”“街居体制改革”“中心社区服务”等改革实践。
6、强化培育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好第三批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的组织实施,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建设,加强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实施“千社帮万户”行动计划,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
7、强化联动推进,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建立由相关职能部门、人民团体和慈善行业组织参与的慈善工作协调机制,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加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8、强化科学规范,稳妥做好区划地名及界线工作。修订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申报工作指导意见。稳妥做好撤县(市)设区、撤县设市、撤销城中乡镇改设街道、乡镇布局优化等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江苏发展站在了新起点。江苏民政人将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事业之本、以智慧民政为工作导向、以基层基础为发展之要,带着新职能和新使命,向着现代民政高质量发展再出发!